《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从以上法条中可以看出,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犯罪分子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并不能成为变更条件;
2.故意犯罪必须发生在两年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
3.故意犯罪的情节恶劣;
4.故意犯罪须查证属实;
5.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两年的死刑缓刑期满以后会出现以下情形
1.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安分守己,并没有出现故意犯罪的情况,那两年期满以后就会减为无期徒刑。
2.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重大犯罪嫌疑人、舍己救人等重大立功表现的,两年期满以后就会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3.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故意犯罪的行为,但行为并不恶劣,并没有被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则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4.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故意犯罪的行为并且情节恶劣,经查证属实后,就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适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将在监狱或其他指定场所执行刑罚,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出悔改和立功行为,可以获得减刑。适用情况包括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死刑缓期执行
刑法规定死刑犯从侦查到枪决所需时间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侦查阶段因案情复杂和侦查要求高等因素,时间较不确定,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死刑适用对象有限制,如犯罪时未成年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缓期间表现不同,刑罚结果也有所不同。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执行时间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执行死刑后,会通知下级人民法院进行执行,并要求在七天内完成。但出现特定情形如判决错误、罪犯重大立功表现或怀孕等,应停止执行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停止执行后,需按照法律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