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累犯 > 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累犯

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累犯

时间:2024-04-2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425
【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累犯吗吗相关法律知识科普】现在我国犯罪人群逐渐年轻化,未成年人犯罪事件逐年增加。其中有这样的案例,有些未成年人犯罪后,在相关处罚结束后又去犯罪了。那么针对这样情况,未成年人是否存在累犯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普通累犯的构成要件

普通累犯的构成要件涉及到前后两个犯罪行为。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来说,是指第一次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还是指两次犯罪时都未满十八周岁呢?如果前后两次犯罪时都未满十八周岁,那么行为人当然不构成累犯。但是,如果第一次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而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之后的五年内再次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累犯呢?

实践分析

从实践中分析,未成年人在第一次犯故意犯罪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在刑罚执行完毕后立即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行为,与相隔时间稍长后年满十八周岁后再次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行为相比,无论是主观恶性还是人身危险性,前者丝毫不比后者低。如果前者不构成累犯,而后者因为犯罪时已满十八周岁而可以构成累犯,似乎不尽公平,也不符合法理。

语义分析

从语义上分析,一般累犯的构成要求前后两个罪都是故意犯罪,且都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此外,前后两个罪都应年满十八周岁才能构成累犯。因为根据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既然前后两个罪中只要有一个是过失犯罪,就不构成累犯,那么根据统一性解释原理,只要前后两个罪中有一个是未成年人犯罪,就不能构成一般累犯。更重要的是,《刑法修正案(八)》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修改目的是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从有利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将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累犯理解为只要有一个属于未成年人犯罪即可,更能体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宽容政策。

未成年人犯罪是否构成累犯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累犯问题,如果“前罪”是未成年人犯罪,只要刑罚执行的主要部分是在行为人成年后完成的,也不妨碍累犯的成立。当然,如果行为人刑罚执行的主体部分是在行为人未成年阶段完成的,那么这种受刑经历就不应当作为累犯的前提。因为在接受刑罚之际,行为人的人格尚未完全形成和稳定。

如果在未成年期间被执行刑罚,由于受刑人的人格尚未完全形成,对刑罚的体验不足以作为判断刑罚迟钝型人格存在与否的依据。累犯要求刑罚必须执行完毕,是因为只有在刑罚效果完全发挥之后,才能得出行为人是否具有刑罚迟钝型人格的结论。而“后罪”之所以必须是故意犯罪,是因为只有故意犯罪才能让行为人将刑罚的体验与犯罪意图进行对比,只有存在这种对比的机会,才能考察受刑经历在“后罪”发生时的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犯罪父母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犯罪中父母的法律责任。父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法定监督责任,并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负有道德和法定监护责任。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环境不良、学校教育与育人脱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对于未成年犯罪者的处罚,应根据年龄从轻或减轻处罚。

  • 累犯前罪执行完毕是否包含附加刑

    我国刑法中关于累犯前罪执行完毕是否包含附加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只有当主刑和附加刑都执行完毕时,才能计算时间。同时,文章还涉及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的情况,以及特定犯罪无论何时再犯都被视为累犯的规定。

  • 缓刑是否存在累犯问题?

    我国刑法中关于缓刑与累犯的问题。根据规定,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才可能构成累犯,而缓刑则不构成累犯。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其累犯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此外,还特别介绍了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特别累犯的

  •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在哪里执行刑罚

    未成年犯满十八岁剩余刑期一年的刑罚执行问题,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予起诉。对于年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犯,如果剩余刑期不超过两年,可以在未成年犯管教所继续执行剩余刑期。不予起诉的情况包括未成年人的年龄、犯罪性质和情节、证据等。对于未成年犯罪,

  •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 刑罚罚金的减免政策有哪些类型
  • 未成年犯罪罚金谁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