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减刑 >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1765
为鼓励犯罪分子积极改造,我国对服刑人员有减刑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减刑,那么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程序,关于减刑案件的程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减刑案件的程序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程序

一、审查

人民法院在受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应当对执行机关移送的以下材料进行审查:

  1. 减刑或者假释建议书;
  2. 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
  3. 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4. 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5. 其他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应予移送的材料。

如果是报请假释的案件,还应当附上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基层组织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如果人民检察院对报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检察意见,执行机关应当一并移送给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二、立案

经过审查,如果材料齐备,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如果材料不齐备,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在三日内补送,逾期未补送的,不予立案。

三、社会公示

人民法院在立案后五日内,应当依法将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假释的建议书等材料向社会公示。

公示内容应当包括罪犯的个人情况、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罪犯历次减刑情况、执行机关的建议及依据。

公示应当明确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见的方式,公示期限为五日。

四、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可以选择开庭审理或者书面审理的方式。但对于以下减刑、假释案件,应当进行开庭审理:

  1. 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报请减刑的;
  2. 报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释一般规定的;
  3. 公示期间收到不同意见的;
  4. 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
  5. 被报请减刑、假释的罪犯系职务犯罪罪犯,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罪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
  6. 人民法院认为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

五、判决

人民法院在作出减刑、假释裁定后,应当在七日内将裁定书送达报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同级人民检察院以及罪犯本人。对于假释裁定,还应当送达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基层组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涉外离婚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

    涉外离婚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涉及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提出的离婚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不同情况下公民和外国人在境外提出的离婚申请,管辖问题依据法院所在国家的国内法决定。同时,离婚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按照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进行。

  • 不交罚金不减刑吗

    罚金作为刑事判决附加刑的性质与执行方式,以及减刑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限制。罚金需交到法院而非监狱,监狱仅负责递送材料。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了常规减刑,其他刑罚执行中也存在减轻问题,如罚金的酌情减少或免除以及剥夺政治

  •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 无期徒刑犯的减刑条件与限度
  • 入狱后减刑时间的计算方法
  • 二手房产权纠纷如何解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