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刑法中关于失火罪和放火罪有关规定

刑法中关于失火罪和放火罪有关规定

时间:2020-07-2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105
【刑法中关于失火罪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失火罪属于过失犯罪,《刑法》中对故意放火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规定为放火罪,这是两个不同的罪名,但是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了相似之处。那么,刑法中关于失火罪和放火罪有关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失火罪都是过失引起吗?

法律将失火罪的定性就是过失引起的,所以失火罪都是过失造成的,如果不是过失造成的,是故意造成的,则是属于放火罪。

1、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2、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国现行《刑法》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一)、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三)、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失火罪是刑法第几条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

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

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我国法律对军婚的保护措施

    中国法律对军婚的特殊保护措施。从婚姻法的颁布到现行法律的规定,都体现了对现役军人婚姻的稳定保障。现行婚姻法第26条为处理现役军人离婚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新刑法也保留了保护军婚的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对军婚保护做出司法解释,

  •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及相应法律处罚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应的法律处罚。文中介绍了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及其具体的法律处罚标准,并引用了相关法律依据,如《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文章旨在警示人们打架斗殴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后果严重。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辩护词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及辩护词。文章指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是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安全,但被告人投放的地点非公共场所,投放目的为盗狗,使用的有毒物质对公共安全无危害。对于被害人死亡结果,文章认为证据不足,无法证明被告人需承担责

  • 婚姻关系的法律性质
  • 未满18周岁的犯罪是否适用死刑?
  • 打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