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经济诈骗会累及家人吗

经济诈骗会累及家人吗

时间:2024-03-0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181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犯了诈骗罪的嫌疑人在被抓之后,就担心会连累自己的家人,导致家人的财产被拍卖等等。那么,经济诈骗会累及家人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诈骗是否会牵连家人?

调查家庭成员的参与和财产隐藏经济诈骗犯罪是个人行为,通常不会牵连亲属。然而,调查机关在处理经济犯罪案件时,有可能会对家庭成员进行调查,主要是为了确定他们是否参与了经济犯罪,是否有意隐藏犯罪所得。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时,应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全面、客观、及时地收集、调取、固定、审查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以及涉案财物相关的各种证据。同时,还要防止犯罪嫌疑人逃匿、销毁证据或转移、隐匿涉案财物。值得注意的是,严禁调取与经济犯罪案件无关的证据材料,不得滥用侦查措施为他人收集民事诉讼证据。

诈骗罪是否需要偿还款项?

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关系诈骗罪行犯罪后,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不能替代民事责任,通常刑事案件会伴随民事诉讼。除非原告自愿放弃,否则债务仍然存在。因此,诈骗罪被判刑后是需要偿还被害人经济损失的。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犯罪数额的大小,刑法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并可并处罚金或没收个人财产等附加刑。然而,判决中并没有明确要求被告人偿还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在判决前,被告人是否有还款行为可能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在判决后,还款可能作为悔罪表现的依据,结合其他情节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简而言之,如果判决已作出,不还款不会有严重后果,最多只是无法减轻刑罚。如果判决尚未作出,不还款可能导致法官判处更重的刑罚,可能会增加一年或两年的刑期(当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刑期范围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一、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

    非法集资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标准和非法集资案件的证据收集。非法集资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类型,涉案金额较大者将受到刑事处罚。证据收集是判断行为人是否犯罪的关键,需全面收集言词证据、书证、电子数据等,并重点查明非法集资资金的管理、使用、用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