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能否刑事和解
时间:2025-02-1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刑事和解是犯罪嫌疑人进行自我救济的一种方式,犯罪嫌疑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司法机关可以不起诉、减轻从轻处罚等,那么诈骗能否刑事和解?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诈骗案件的刑事和解可行性分析
一、刑事和解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涉及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可以进行刑事和解。
二、刑事和解的条件
根据刑诉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真诚悔罪,并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并且被害人自愿和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刑事和解:1. 涉及民间纠纷引起,且涉嫌刑法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2.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五年内曾经故意犯罪,则不适用刑事和解的程序。
三、刑事和解的程序
1. 和解方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同事、亲友等组织或个人调解后达成和解。检察院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公诉案件,可以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并告知相关权利和义务,必要时可以提供法律咨询。2. 和解事项: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是否从宽处理犯罪嫌疑人进行协商,但不得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进行协商。3. 和解程序: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根据案件情况,法院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友等参与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于涉及诈骗罪的案件,如果符合刑事和解的条件,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或通过调解组织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协商。然而,在和解过程中,不得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进行协商。最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对和解的自愿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制作和解协议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
-
盗窃罪能通过刑事和解解决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盗窃罪犯罪嫌疑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双方自愿,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
-
敲诈勒索是否能刑事和解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敲诈勒索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果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和解。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案件承办单位提出和解请求。受理后,应当审查提案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经审查认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条件
-
故意伤害是否能和解
-
诈骗能否刑事和解
-
轻伤二级民事赔偿没钱怎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