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区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罪,关键在于是否依法进行了防卫行为。如果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防卫,就属于防卫过当,应当受到故意伤害罪的处罚,但应当从轻处罚。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存在实际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是客观、现实存在的,而不是可能发生的假象。不法侵害包括构成犯罪的不法行为,也包括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未构成犯罪的不法行为。
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当不法侵害人正在预备实施侵害行为,或已经实施完毕侵害行为,如果行为人在实施防卫,那么属于防卫不适时,不成立正当防卫。
3、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抵御不法侵害人的行为,而不能针对第三者。
4、具有正当的防卫意图: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没有防卫意图而实施的貌似正当防卫的行为,如挑拨防卫、互相斗殴等,不属于正当防卫。防卫挑拨不成立正当防卫一般仅限于当时的条件,例如甲今日挑拨乙,乙几天后才攻击甲或找好帮手后才攻击甲,甲可以对乙进行正当防卫。互相斗殴结束后,一方觉得吃了亏,又重新纠集起来侵害另一方,对被侵害人来说并没有继续斗殴的故意,因而可以对侵害人实施正当防卫。
5、没有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理。
我国刑法中关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法律定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者构成绑架罪,且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犯罪分子将被判处死刑。文章还介绍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逼取债务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犯罪目的和侵害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暴力强拆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暴力拆除被拆迁人房屋涉及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故意伤害罪。不同罪行根据情节严重程度有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文章旨在明确相关法律规定,为公众了解暴力强拆的法律后果提供参考。
杀害亲生儿子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