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歧视被拐卖的妇女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

歧视被拐卖的妇女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12-02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763
【歧视被拐卖的妇女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国家的形象,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为了保护妇女的权益,国家立法机关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对妇女的权益加以确定,妇女权益保护法是颁发得较早的一部法规,至此,我国男尊女卑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具体来说妇女权益保护法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刑法规定

根据刑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违反刑法的行为,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的,根据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如果这种行为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并在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进行了修正。

第一章总则

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制定本法。

第二章妇女的权利

根据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同时,国家也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并禁止任何对妇女的歧视、虐待、遗弃和残害。

第三章妇女发展规划

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妇女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章保障责任

根据本法第四条的规定,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国家还采取有效措施,为妇女依法行使权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五章妇女自主权

根据本法第五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第六章政府责任

根据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也要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第七章妇女组织

根据本法第七条的规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地方各级妇女联合会依照法律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第八章政治权利

根据本法第九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在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时,对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妇女和妇女组织也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九章文化教育权益

根据本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学校在录取学生时,除特殊专业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取女性或者提高对女性的录取标准。此外,学校还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采取措施,保障女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第十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根据本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此外,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第十一章财产权益

根据本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在婚姻、家庭共有财产关系中,不得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权益。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为由,侵害妇女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丧偶妇女有权处分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十二章人身权利

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人身权利。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此外,禁止拐卖、绑架妇女,禁止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禁止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第十三章婚姻家庭权益

根据本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婚姻家庭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此外,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第十四章法律责任

根据本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妇女组织投诉,妇女组织应当维护被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妇女组织对于受害妇女进行诉讼需要帮助的,应当给予支持。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五十七条:对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

任何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上级机关不得推诿、拖延、压制对侵害妇女权益的申诉、控告、检举的处理。如有违反,应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职责的处理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对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未及时制止或未给予受害妇女必要帮助,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侵害妇女权益的处理

对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妇女文化教育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人身和财产权益以及婚姻家庭权益的行为,应责令改正。如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八条:对性骚扰和家庭暴力的处理

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提请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五十九条:对贬低妇女人格的处理

任何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的行为,应由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或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九章附则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力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结合当地民族妇女的具体情况,依据本法规定的原则制定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应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六十一条:本法的施行时间

本法自1992年10月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首认定的要素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 讨债把人绑架的法律性质

    讨债把人绑架的法律性质,指出这种行为属于索债型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文章强调被绑架的“人质”大多与债务人有一定关联,被扣押作为讨债手段。根据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应受到非法拘禁罪的处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包括所有自然人,不论

  • 离婚时如何平分有限产权财产

    离婚时,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男女平等原则,照顾无过错方、保护妇女和儿童权益、利于生产生活等一般原则,以及维护国家、集体财产利益和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原则

  • 涉外结婚法律适用是怎么规定的
  • 歧视被拐卖的妇女的法律条文是如何规定的
  • 国家法律对保护妇女的政治权利有哪些具体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