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绑架和蓄意杀人要判好多年

绑架和蓄意杀人要判好多年

时间:2023-11-1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771
现在一些人为了获得大量的钱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如绑架他人索要钱财。甚至一些人在拿不到钱财或拿到钱财后就把受害人故意杀害了,那么绑架罪中又故意杀人怎么判刑?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绑架罪中故意杀人的刑罚确定

绑架罪中若同时犯有故意杀人罪,属于刑法上的竞合犯,应按照绑架罪从重处罚。

绑架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被绑架人被杀害,将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若为了勒索财物而绑架婴幼儿,将依照前两款规定进行处罚。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

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的,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以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行为人通过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和健康。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经常以危害被害者为威胁,迫使其家属支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常常受到虐待、重伤甚至被杀害;还有些人在危害被害人之后再勒索财物。立法者将绑架他人的行为列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中,表明强调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这种犯罪实际上是旧社会中猖獗的“绑票”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消失,近年来又重新出现并呈现增长趋势,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为了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刑法单独设立了绑架罪名。犯罪对象是“他人”,既包括妇女、儿童,也包括妇女、儿童以外的人。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施精神强制,或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实施暴力威胁。所谓“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手段使被害人陷入昏迷状态等。这三种犯罪手段的共同特点是使被害人处于无法反抗或不敢反抗的境地,将被害人非法绑架离开其住所或所在地,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法律只要求行为人采用绑架他人的其中一种手段就构成绑架罪。

3、主体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关于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岁的人是否应对绑架罪负刑事责任的问题,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岁的人,若仅参与了绑架行为但未参与杀害或伤害被绑架人,没有实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这种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若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被绑架人的行为,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构成直接故意,并具有勒索财物或扣押人质的目的。所谓“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伤害或不归还人质为要挟,命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付一定财物,以赎回人质。这里的“财物”应从广义上理解,不仅局限于金钱财物,还包括其他财产利益。所谓“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是指出于政治目的,逃避追捕或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肇事致死主责一定判刑吗

    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并承担主责的情况,构成交通肇事罪时会被判刑。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包括导致一人死亡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等情况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文章还阐述了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重点在行为人的后续行为和导致被害人的状态。

  •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包括刑罚和情节。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的情节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故意杀人罪,如谋财型、复仇型、情欲型、遗弃型、迷信型和寻衅斗殴型等。

  •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

    盗窃罪的追诉时效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盗窃案件一旦立案侦查,不受追诉时效限制,但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对于不同等级的刑罚,有不同的追诉期限。特定情况下,如逃避侦查或被害人提出控告并被相关机关立案,追诉期限将不受限制。

  •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

    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法律处罚。犯此罪者,根据不同情节,可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包括卑劣动机杀人、极端残酷手段杀人、特定对象杀人等。而情节较轻则包括防卫过当、义愤杀人、激情杀人等情况。此外,对于受嘱托杀人、帮助自杀和生母溺婴等也有相应的法律

  • 庭审首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证人戴VR眼镜"重回"案发现场
  • 重大刑事责任的判决
  •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