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是指违反档案法规定,未经许可擅自出售、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并且行为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1. 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档案的管理制度。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档案的损失和毁损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惩治严重妨害国有档案的犯罪行为是必要的。
该罪的客观对象是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根据我国《档案法》第7条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第18条的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不得出售。
2. 客观要件
该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档案法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法是指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档案法》,及1990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规。
出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将档案出售给他人的行为。转让是指将档案的所有权转给他人的行为。
只有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档案的行为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一般指出卖、转让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重要档案,多次出卖、转让国有档案,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牟利较大,出卖、转让国有档案造成恶劣社会或政治影响,因出卖、转让国有档案受到行政处罚后不思悔改又实施此类行为,将国有档案出卖、转让给境外机构或个人等。
根据本罪第3款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其他犯罪,如刺探、窃取、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罪、间谍罪、泄露国家机密罪等,应以其中重罪定罪处罚。
3. 主体要件
该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要件
该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所出卖或转让的是国家所有的档案,而擅自进行出卖或转让。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所出卖或转让的是国家档案,则不构成该罪。
违反档案法规定,擅自出卖、转让国家所有的档案,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29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如果该行为同时构成本法规定的其他犯罪,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国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以及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处罚。根据不同情节的作弊行为,可以采取取消成绩、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等处理措施。同时,《刑法修正案(九)》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组织作弊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处罚。文章还详
伪证罪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伪证罪对国家司法秩序和当事人权利造成严重危害,其认定需区分与非罪的界限、与诬告陷害罪、包庇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如伪证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等,才应追究刑事责任。
吸毒行为的法律定义和处罚措施。吸毒行为不被视为刑事犯罪行为,但会受到行政处罚,如拘留和罚款。对于吸毒成瘾人员,可责令接受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适用于特定情形,期限为二年。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以及未成年人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该罪行包括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此外,还包括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等情形。行为人使用暴力导致严重后果的,可构成妨害公务罪。法律依据为《刑法》第277条。摘要中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