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寻衅滋事罪的随意如何认定

寻衅滋事罪的随意如何认定

时间:2024-12-25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254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做出寻衅滋事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寻衅滋事罪,而随意殴打他人是寻衅滋事罪的行为表现之一,那么寻衅滋事罪的随意怎样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寻衅滋事罪的认定标准

在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罪的认定常常涉及到是否属于“随意”行为。然而,仅仅以“事出有因”来判断是否属于“随意”是不准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纯粹为了寻求精神刺激、发泄情绪或者开心取乐的“流氓”动机越来越少见,而是更多地向着满足自尊心的方向发展。一些人在小纠纷或者小矛盾上过度夸大,其行为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自己扭曲的自尊心和面子问题。任何故意犯罪都有其原因和动机,因此只有准确界定“随意”,才能正确区分寻衅滋事罪和其他罪行。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寻衅滋事罪可分为“无事生非型”、“借故生非型”和“经处理后继续实施型”三类。

一、无事生非型

根据《解释》第1条第1款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为了寻求刺激、发泄情绪或者逞强耍横等原因,无缘无故实施了刑法第293条规定的行为,那么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这种情况被称为“无事生非”型寻衅滋事,对于这类行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都没有异议。

二、借故生非型

根据《解释》第1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机制造事端,实施了刑法第293条规定的行为,那么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是,如果矛盾是被害人故意引发的,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那么就不适用这一规定。这种情况被称为“借故生非”型寻衅滋事。正确适用这一规定需要对“偶发矛盾”进行界定。

所谓“偶发矛盾”是指突发的、没有预谋或者积怨的矛盾,比如无意碰撞或者一句玩笑话。这种纠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如果因为这些偶发矛盾而过度夸大,借题发挥,对他人或财物进行打砸等行为,尽管看似有原因,但明显超出了一般人解决纠纷的合理方式,是一种有违常理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借口”。如果行为的结果达到了严重程度,那么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罪。然而,对于那些被害人故意引发或对矛盾激化负有责任的情况,比如被害人经常在背后诽谤行为人,损害行为人的声誉,从而引发冲突的情况,就不应该将其视为寻衅滋事罪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的规定:

【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实施上述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造谣行为的法律处理

    造谣行为的法律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解释,造谣行为的处理需根据其造成的影响确定,若严重影响他人或社会秩序,可能构成诽谤罪或寻衅滋事罪。认定标准包括点击、浏览或转发次数,造成的严重后果,过去受罚情况等。法律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国家利益。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共同犯罪的问题。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等行为。对于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其刑事责任根据其在犯罪集团中的角色和职责来判定,如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或者参与的全部犯罪

  • 聚众闹事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聚众闹事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没有聚众闹事罪的规定,如果聚众闹事构成犯罪,则被视为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包括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如随意殴打、追逐拦截、强拿硬要等等。认定寻衅滋事罪时,需考虑行为方式、直接危害结果、行为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

  • 刑法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法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行为主体、行为表现以及情节要求。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行为表现需是寻衅滋事行为,如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等,情节需恶劣或严重。此外,还介绍了死刑缓期执行的概念和认定条件。认定条件主要包括行为表现及情节是否符合要求。

  •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是什么
  • 寻衅滋事罪是口袋罪吗
  • 对强迫交易罪的认定与评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