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恐吓

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恐吓

时间:2020-07-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26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寻衅滋事的行为表现是非常多的,例如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恐吓他人等,那么怎样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恐吓?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中的恐吓

为了准确、统一寻衅滋事罪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3年7月2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的施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更好地认定寻衅滋事罪,但仍没有彻底解决实践中寻衅滋事罪认定的分歧。为此,有必要对如何认定寻衅滋事罪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恐吓”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在许多国家是一项刑事犯罪,无论有无向对方动粗,无论是否行使暴力行动,即使只是语言上威胁受害者,有死亡威胁或伤害当事人或其家族、公司、财产权等。刑法修正案 (八)在原第293条第2项“追逐、拦截、辱骂”后增加了“恐吓”他人的行为,但并不是说只要有恐吓他人的行为就必然构成寻衅滋事罪。

根据《解释》第3条规定,只有具有多次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持凶器恐吓他人的;恐吓特殊群体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严重影响他人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等情节恶劣的,才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对于情节一般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2013年9月9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也作为寻衅滋事罪处理。这是因为网络信息的扩散快、不易彻底根除,借助网络恐吓他人,社会危害性大。

二、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情节恶劣”:

(一)多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二)持凶器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的;

(三)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五)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六)其他情节恶劣的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中国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及构成要素。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构成要素包括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

  •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情节恶劣的行为。同时,文章还涉及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缓期执行期间的表现和法定程序是影响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的主要因素。

  • 新刑法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新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判决标准。量刑依据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若情节轻微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则可能被判处更长期徒刑。此外,还介绍了中国的死刑种类及刑法寻衅滋事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 刑法寻衅滋事罪判几年

    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幅度和相关法律规定。犯寻衅滋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恶劣者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死刑缓期执行和有期徒刑缓刑的相关内容。

  •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