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怎么判刑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怎么判刑

时间:2024-03-2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280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依法治国,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及纠纷都会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同时也对犯罪分子有着严厉的惩罚,传染病故意扩散将会严重影响他人的健康,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在我国法规中有严格的规定和处罚,那传染病毒种扩散罪怎么判?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刑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将面临以下刑罚:

一、一般情况:犯罪嫌疑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

二、后果严重情况:如果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特别严重,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与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的规定的一般违法行为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都是违反了相关规定,主观上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害结果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均为过失。然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危害结果的严重性。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必须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的扩散,并且引发严重后果;而一般违法行为可能并未引起菌种、毒种的扩散,或者虽已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的扩散,但带来的后果并不严重。

二、本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分

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侵害的主要客体不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而危险物品肇事罪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公共安全。
  2. 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传染病菌种、毒种属于有机物,其主要特点是传染性;而危险物品肇事罪涉及的毒害性物品主要是指无机物,强调其剧毒性。
  3. 犯罪主体不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犯罪主体是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工作的特定人员;而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体是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制度。国家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引进、供应、保藏、携带、运输、实验以及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供应、使用等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直接违反了这些规定,干扰和破坏了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严重危害或威胁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并且造成严重后果。

  1. 行为人必须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才能构成本罪。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及其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这些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2. 必须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的扩散,并且引发严重后果。传染病菌种、毒种的扩散指的是储存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容器破损、丢失、被盗,或被传染病菌种、毒种所污染的物品未经消毒、灭菌处理而被带入公共场所。后果严重是指引起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造成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大面积传播的;造成大量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因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造成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管理秩序严重混乱的;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直接、间接的巨大损失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限于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而且,只有那些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有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工作资格的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才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行为人对其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出于过失的心理态度。虽然行为人违反规定的行为本身是故意的,但由于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出于过失,因此本罪属于过失犯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中国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及构成要素。寻衅滋事罪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构成要素包括行为的方式和手段、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不良后果、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

  •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有哪些

    刑法寻衅滋事罪认定的条件,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情节恶劣的行为。同时,文章还涉及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缓期执行期间的表现和法定程序是影响结束时间和释放时间的主要因素。

  • 新刑法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新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判决标准。量刑依据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若情节轻微可能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则可能被判处更长期徒刑。此外,还介绍了中国的死刑种类及刑法寻衅滋事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 刑法寻衅滋事罪判几年

    刑法中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幅度和相关法律规定。犯寻衅滋事罪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恶劣者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死刑缓期执行和有期徒刑缓刑的相关内容。

  •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 招摇撞骗罪要符合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