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的侵犯客体是战时部队兵员管理秩序。战时严格部队的兵员管理是为了完成各项任务、夺取作战胜利的需要。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防法规定的公民应当支持国防建设的义务,严重妨害了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危害了国防利益。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为逃离部队的军人提供隐蔽处所和财物,且情节严重。
所谓窝藏,是指帮助逃离部队的军人进行隐藏,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或处罚。窝藏行为不仅包括提供场所让其藏匿、隐藏,还包括为其指示地点帮助其隐藏,以及为其提供财物资助以使其进一步逃跑或隐藏。其目的都是为了使逃离部队的人逃避有关部门的追查和寻找,进而逃避有关制裁。
逃离部队的军人是指现役军人逃离部队的行为已经触犯刑律,足以构成犯罪,且情节严重。逃离部队的军人既可以是逃离部队构成逃离部队罪的军人,又可以是逃离部队尚未构成逃离部队罪但没有其他罪行的军人。窝藏逃离部队构成犯罪包括逃离部队罪或者其他罪行的军人,对此应当按照想象竞合择一重罪从重处罚。所谓逃离部队的军人是指不经请假擅自离开自己所在解放军现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以及军事任务的预备役部队或民兵组织的军人,以及虽经批准探亲、休假、住院、出差、学习但逾期不归的军人,以及虽在休假、学习、出差而遇到国家发布动员命令后不立即归队的军人等。对于擅离部队或逾假不归的军人,情节尚不严重或未造成任何危害后果的,尽管为其提供了隐蔽场所或资助少量钱物,也不应视为犯罪。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的军人必须发生在战时,才能构成本罪。即使在平时有窝藏行为,也不能以本罪论处,但这并不排除可能构成其他罪行,比如窝藏罪。战时的具体定义可参考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的军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指的是资助部队指挥人员或其他负有重要职责的人员,如机要、保密人员;资助人数较多;资助时间长、次数多、数额大,且屡教不改;提供虚假情况或为逃兵通风报信,使其逃脱;拒绝认错,态度恶劣,且不悔改,导致贻误寻找时机,导致逃兵被俘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等。只有在战时窝藏逃离部队的军人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平时不构成本罪。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在主观方面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和财物。如果行为人并不知道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以为是其他犯罪分子而予以包庇,那么就不构成本罪,应当以包庇罪论处。如果确实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留和资助逃离部队的军人,也不应视为犯罪。
国家对于滥用职权的案件中当事人可以请律师进行辩护的问题。律师在滥用职权案件中扮演辩护角色,帮助当事人进行无罪或罪轻辩护,并处理相关程序事宜。相关法律知识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情形及应予立案的情形。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是否能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若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但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仍可开庭审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罚。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该罪侵犯的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且情节严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本罪与窝藏罪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