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挪用公款属于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挪用公款属于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

时间:2024-04-28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3559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并且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制度更为完善并且加入了国家公有制企业体系来进行引导, 但是近几年来也出现许多私人挪用公款的情况,那么挪用公款属于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挪用公款的行为分类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可以分为个人行为和职务行为。个人行为是指单位工作人员在不执行职务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由个人承担民事责任,单位不承担民事责任。而职务行为是指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以单位名义或代理人身份接受公款的行为。

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用于个人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并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就构成挪用公款罪。对于挪用公款罪,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对于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情况,将会被从重处罚。

挪用公款使用人未与挪用人共谋的定性

在挪用公款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人并不知道挪用人出借的款项是公款,并且在借款过程中并未实施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即使由于挪用人采取不正当手段挪出公款出借导致借款行为无效,使用人也不构成犯罪,也不承担民事责任,相应的法律责任只能由挪用人承担。

然而,如果使用人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如诈骗行为取得挪用人挪用的公款,虽然他们并没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但使用人仍然需要对基于自己的违法犯罪故意所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承担刑事、民事或行政法律责任。

此外,如果使用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挪用人出借的款项是公款,并且未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参与策划对公款的挪用,那么他们与挪用人并不能构成共同的犯罪故意,因此也不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应根据其在借款过程中实施行为的性质来确定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情形

    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情形及量刑标准。情形包括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等。量刑标准根据挪用公款数额、时间长短及是否归还等因素而定,同时也考虑了挪用公款进行的营利活动及非法活动的情况。

  •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及其相关规定。犯罪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等从事公务的人员。法律规定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是指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进行营利、非法活动将被判刑。国有公司人员如有上述行为,也将受到处罚。

  • 村干部是否适用贪污罪

    村干部是否适用贪污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村干部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可以被视为“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特定公务中,如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挪用公款等,将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需承担法律责任

  •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
  • 房贷批了后多久放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