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渎职侵权局办案流程
时间:2025-01-14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反渎职侵权局办案流程相关法律知识科普】渎职侵权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干群关系,成立反渎职侵权机构很有必要,那么反渎职侵权局办案流程是什么,关于反渎职侵权局办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了解。
一、反渎职侵权局办案流程
1. 成立反渎职侵权局的意义
反渎职侵权局的成立是为了加强反渎职侵权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渎职侵权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一样,都属于职务犯罪,是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被称为"不进腰包的腐败"。成立反渎职侵权局从组织机构上强化了对渎职侵权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体现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适应了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一项重大举措。从国际、国内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来看,成立反渎职侵权局不仅体现了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进一步深化,也反映了法治的进一步健全和发展,以及人权保障事业的不断进步。
2. 反渎职侵权局的侦查办案程序
(一)立案1. 受案: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对于依法接受的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经审查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渎职侵权案件,移送反渎职侵权部门;反渎职侵权部门发现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及时受理。2. 初查:反渎职侵权局对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进行审查后,认为需要初查的,经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对案件线索进行初查。3. 立案:反渎职侵权局对发现的材料和控告、举报、报案、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报请检察长批准;对于重大、复杂或疑难案件,经检察长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批准,展开立案侦查。(二)侦查在侦查期间,反渎职侵权局侦查人员可以依法采取以下侦查措施:- 讯问犯罪嫌疑人;- 询问证人、被害人;- 勘验、检查;- 侦查实验;- 搜查;- 调取、扣押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 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辨认;- 鉴定;- 作出通缉决定等。反渎职侵权局对于侦查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和应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提出侦查终结报告,作出移送审查起诉、移送审查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处理意见。
3. 反渎职侵权工作流程
线索受理(书面、口头、电话、交办、内外部单位移送、自行发现)→登记审查(控申部门、领导审阅)→线索初查(一般是在不惊动当事人的情况下在外围秘密进行)→决定立案(被举报人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侦查(可以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向同级人民法院移送;重、特大案件:可能被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死缓、死刑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移送)→审判监督(对法院审判活动进行监督)→刑罚执行监督(对公安监管机关工作人员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及对公安、法院对犯罪分子减刑、假释、交保就医、改变强制措施等执法活动进行监督)。以上就是反渎职侵权工作的简要流程。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渎职罪20万判刑吗
渎职罪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犯罪,特别是导致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导致他人死亡的情节。狭义上,此类犯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广义上还包括多种类型,如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和玩忽职守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国家机关运作,也给国家和人
-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渎职罪的量刑问题。渎职罪的量刑不仅考虑贪污金额,还包括犯罪细节、结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量刑公平合法。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决。
-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是什么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