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若其毁坏财物构成犯罪,可以追究刑事责任。然而,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会被判处缓刑,而不会被关押入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第十七条: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人,若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罪行,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未满16周岁的人,若不予刑事处罚,可以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管教;在必要时,政府也可以进行收容教养。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其中包括不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必须宣告缓刑:
(一) 犯罪情节较轻;
(二) 有悔罪表现;
(三)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以及接触特定人群。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若还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
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若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