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犯罪会不会进监狱
时间:2024-05-29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能和成年人犯罪一样处理,未成年人犯罪要考虑到未成年人以后的生活进行刑事处罚,那么小孩子犯罪能进监狱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这些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需要考虑其年龄和犯罪情节等因素来确定是否判刑或服刑。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
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和挽救、分案处理。从宽处理的原则是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量刑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但原则上不应判处法定最高刑。对于低龄犯罪者和高龄犯罪者,应该区别对待,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也要考虑年龄上的差异。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未成年人不论犯何罪均不适用死刑。这是一个刚性要求,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尚未达到罪行极其严重、不堪改造的程度,因此不适宜适用死刑。教育、感化和挽救的原则是根据未成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该实行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应该注重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以期达到改造和挽救的目的。分案处理的原则是指对未成年人案件与成年人案件实行诉讼程序分离、分别关押、分别执行。这意味着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或有牵连的案件中,只要不妨碍诉讼,应该分开处理。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包括犯罪现象有增无减、违法犯罪呈现低龄趋势和犯罪类型增多。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在过去的十年间翻了一倍,未成年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的案件也频繁发生,给社会秩序和未成年人自身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有的孩子甚至在7、8岁就开始了犯罪生涯,14岁以下的少年违法犯罪也在增多。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涉案案由已不再是过去的两三种,案由范围已扩大到9种之多。其中,侵财型犯罪约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80%左右,主要是盗窃,特别是团伙盗窃最为普遍。未成年人的财产犯罪主要与其物质需求增大、自我意识发展等有关,同时社会风气对未成年人的财产犯罪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数额未达立案标准的累计计算问题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首先提及追缴赃款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缴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以保护被害人权益。其次,被害人的损失认定及发还赔偿也涉及相关法律条文。最后,对于财产的保全措施进行了解释,强调查封、扣押效力及被执行人违规处置财产的后果。摘要介绍了文
-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
偷越国(边)境罪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