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第一审的普通刑事案件,但排除了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负责审理的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当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三名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七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案件可以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当由三至七名审判员或者由三至七名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最高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应当由三至七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时,由三名或五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判:(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二)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可以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判。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级别管辖在民事案件中的重要作用。我国法院分为四个级别,各级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有所不同。基层法院管辖一般民事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而最高
独任审理的适用情形。包括基层人民法院及派出庭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特别程序(选民资格和重大疑难案件除外)、非讼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中的除权判决程序除外)等适用独任审理的情形,并明确了适用独任审理的法院为基层法院及派出法庭,同时指出简易程序适用于审判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特别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特定案件如选民资格案件和非讼案件的特殊程序,其适用范围有限。特别程序中不适用调解原则和其他一些民事诉讼原则和制度,并且只在基层人民法院适用,只进行一审。
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管辖权的行使和争议解决方式。当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法院会指定另一法院行使;如发生管辖权争议则双方应协商解决,无果则向上级法院报告并由其指定。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或根据需要将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理并需报请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