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刑事案件应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然而,如果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管辖。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指犯罪行为的实施地点以及与犯罪行为有关的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地点。如果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持续或继续状态,那么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继续实施的地方也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的地点、犯罪所得实际取得的地点、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和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后,在一处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
如果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特定犯罪案件的管辖做出特别规定,那么应遵循这些规定。
对于未被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的情况,异议的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这意味着如果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存在争议,公安机关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来解决问题。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管辖方面的规定,包括移送管辖、并案处理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辩护与代理的相关内容,包括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辩护律师的权利以及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管辖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职务犯罪,一般由检察机关负责。而公安机关则处理大部分刑事案件,但贪污贿赂等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等除外。对于此类案件,需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此外,自诉案件、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等也
刑法的实施原则、管辖范围、回避制度、辩护与代理等总则内容。刑法旨在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管辖方面,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特定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需自行回避的情形有四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辩护人,辩
结伙作案的定义和法律相关规定。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涉及跨市、县管辖范围内连续作案,或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的情况。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于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警方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延长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