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1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该条明确了法院具有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力,前提是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的。
所以说,在刑事诉讼中,这几种情况下证人是应当被强制出庭的:
1、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言有异议,且该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证人需要出庭。
对证人证言有异议,证人出庭接受质证,以辨明真伪,这是公正审判的基本要求。如果该证言是关键证据,足以影响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罪、责、刑的认定,则该证人是公正审判的关键需要出庭。控辩双方是否对证人有异议、该证人证言是否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需要法院在庭前会议上作程序上的审查。根据平等原则,控辩双方需要在庭前会议上提交完整的诉讼资料,包括拟出庭全部证人名单。经过审查,法院认为该证人有必要出庭的,该证人必须出庭作证。
2、庭审中法院认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该出庭。
根据“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法院必须保障被告人不被非法追究和制裁的权利。虽然在庭前会议上,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没有异议,但庭审中,法院审查发现另有证人证言可能对被告人有利,且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法院可依职权决定该证人必须出庭。
3、可能涉嫌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被告人提出申请的证人应当出庭。
依法、公正、准确、慎重是办理无期徒刑、死刑案件的重要原则,任何据以定罪的证据都必须在法庭上经过质证和辩论。允许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的被告人申请的证人出庭,是国家赋予部分重罪被告人应有的权利,体现了国家公权对弱势群体特别的保障,彰显现代法治文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第206条对于条文中的具有“正当理由”的情形规定如下:
1、在庭审期间身患严重疾病或行动极为不便的;
2、居所远离开庭地点且交通极为不便的;
3、身处国外短期无法回国的;
4、有其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
公安能否认定伪造证据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伪造证据的相关法律条文。文章介绍了司法工作人员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徇私枉法行为,以及伪造证据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罪的区别。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伪造证据罪的量刑标准。
刑讯逼供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应予立案的七种情形,并比较了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包括犯罪目的、犯罪条件、侵害对象和主体要件等方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