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合法。刑事诉讼法规定一次讯问不能超过24小时。确保每次笔录当场了结,避免超时。
2、地点合法。确保将被传唤或传讯的人传唤或传讯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询问笔录。
3、告知到位。调查取证时要带全各种笔录头,并将需告知内容宣读给对方听。
4、做笔录的主体合法。确保只有具备执法权的人员进行笔录,避免让没有执法权的人员作笔录。
5、核对规范。笔录核对要规范,逐字逐名地核对,确保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6、被做笔录对象身份清楚。制作笔录时要问清被制作笔录人的户籍地、常住地、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等,并尽量填写完整。
1、五要素齐全。确保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都写得清楚完整。
2、中心重点要明确。抓住案件调查取证的重点,向对方了解关键信息,提高证明力。
3、重点内容、重要情节有必要重复。对已讲过的问题和情节再次讲述,提高证明力。
4、有些重要内容和细节要记得穷尽。对于重要内容和细节要进行详细记录,以提高案件真实性和可靠性。
5、注意细节,细节记到位。记录案件中的细节,包括环境、时间、方位、天气等,能更好地反映案件真实情况。
在记录中使用准确的语言,避免误导和歧义,确保文字表达准确。
确保笔录中的词句准确表达,避免含糊不清,不正确反映情况。
记录时要客观,不掺入办案人的主观意识,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事人的讲述。
确保本次笔录与以前所取的材料互相衔接、互相印证,以及本次笔录中的前后互相衔接、互相印证,形成证据链。
确保笔录的结构合理,不只有少数问答或没有问答,使笔录内容充实且易于阅读。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三条,人民警察可以口头传唤现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如果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必须得到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并使用传唤证进行传唤。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
借钱的人跑了可以报警,但是公安机关不会立案,因为借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借钱的人跑了,出借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对报案和举报必须认真对待,立即受理,问明案情及报案、举报人的联系方式等,制作笔录。 1、公安机关受理报案后,经审查,凡符合立案条件的,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批准,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