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合法。刑事诉讼法规定一次讯问不能超过24小时。确保每次笔录当场了结,避免超时。
2、地点合法。确保将被传唤或传讯的人传唤或传讯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询问笔录。
3、告知到位。调查取证时要带全各种笔录头,并将需告知内容宣读给对方听。
4、做笔录的主体合法。确保只有具备执法权的人员进行笔录,避免让没有执法权的人员作笔录。
5、核对规范。笔录核对要规范,逐字逐名地核对,确保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6、被做笔录对象身份清楚。制作笔录时要问清被制作笔录人的户籍地、常住地、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等,并尽量填写完整。
1、五要素齐全。确保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都写得清楚完整。
2、中心重点要明确。抓住案件调查取证的重点,向对方了解关键信息,提高证明力。
3、重点内容、重要情节有必要重复。对已讲过的问题和情节再次讲述,提高证明力。
4、有些重要内容和细节要记得穷尽。对于重要内容和细节要进行详细记录,以提高案件真实性和可靠性。
5、注意细节,细节记到位。记录案件中的细节,包括环境、时间、方位、天气等,能更好地反映案件真实情况。
在记录中使用准确的语言,避免误导和歧义,确保文字表达准确。
确保笔录中的词句准确表达,避免含糊不清,不正确反映情况。
记录时要客观,不掺入办案人的主观意识,真实、客观地反映当事人的讲述。
确保本次笔录与以前所取的材料互相衔接、互相印证,以及本次笔录中的前后互相衔接、互相印证,形成证据链。
确保笔录的结构合理,不只有少数问答或没有问答,使笔录内容充实且易于阅读。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尸体登报后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在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包括侦查人员的勘验和检查,保护犯罪现场并通知公安机关的义务,以及携带证明文件进行勘验和检查的程序。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公安机关有权决定解剖并通知家属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