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2-29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究竟有多重要?应当如何进行?应在何时进行?录音录像反映内容与讯问笔录内容不一致时,又该如何处理?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事案件中的录音录像应用
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有权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这种录音或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以保持完整性。因此,录音录像的应用可以分为“可以”和“应当”两种情况。
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规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都应当进行全程同步的录音和录像。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指在讯问过程中,对讯问全过程进行不间断的录音和录像。
录音录像的实施原则
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讯问人员与录制人员相分离:讯问由检察人员负责,至少应有两人;录音和录像一般由检察技术人员负责。经检察长批准,也可以指定其他检察人员进行录制。录制人员应遵守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回避的规定。2. 填写《录音录像通知单》:如果需要由检察技术人员进行录音和录像,检察人员应填写《录音录像通知单》,详细说明讯问开始时间、地点等情况,并将通知单送交检察技术部门。检察技术部门在接到通知单后,应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录制。3. 讯问地点的规定:对于在押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除非法定情况外,应在看守所进行。对于未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除非有客观原因,应在检察院的讯问室进行。通过录音录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记录和保留刑事案件中的讯问过程,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为司法机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确保公正和公正的审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扭送:权利与限制
刑事诉讼中的扭送行为,包括其定义、权利与限制。公民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将犯罪嫌疑人扭送给司法机关处理。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协助打击犯罪的权利。但扭送对象只能送往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这一限制对保护扭送对象和应对反抗威胁不利。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范围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取保候审期限是否可延长
我国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期限及保证金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十二个月,不能延长。保证金是为了保证被取保人在期间不逃避、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其数额根据多种因素确定,包括经济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等。
-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当前,该制度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未得到充分关注,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存在弊端,如导致基层法院司法管辖权残缺、为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空间等。而在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问题鲜有论及,尽管有学者提出修
-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
17岁能刑事拘留吗
-
司考刑事诉讼法真题解析:多选(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