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2-29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究竟有多重要?应当如何进行?应在何时进行?录音录像反映内容与讯问笔录内容不一致时,又该如何处理?在刑事诉讼中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事案件中的录音录像应用
录音录像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侦查人员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有权进行录音或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这种录音或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以保持完整性。因此,录音录像的应用可以分为“可以”和“应当”两种情况。
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录音录像规定
根据《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都应当进行全程同步的录音和录像。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是指在讯问过程中,对讯问全过程进行不间断的录音和录像。
录音录像的实施原则
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讯问人员与录制人员相分离:讯问由检察人员负责,至少应有两人;录音和录像一般由检察技术人员负责。经检察长批准,也可以指定其他检察人员进行录制。录制人员应遵守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回避的规定。2. 填写《录音录像通知单》:如果需要由检察技术人员进行录音和录像,检察人员应填写《录音录像通知单》,详细说明讯问开始时间、地点等情况,并将通知单送交检察技术部门。检察技术部门在接到通知单后,应指派技术人员进行录制。3. 讯问地点的规定:对于在押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除非法定情况外,应在看守所进行。对于未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除非有客观原因,应在检察院的讯问室进行。通过录音录像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记录和保留刑事案件中的讯问过程,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为司法机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以确保公正和公正的审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双方平等对抗与中立裁判
刑事诉讼中的双方平等对抗与中立裁判的问题。文章指出,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人们对于二审不开庭审理方式的问题逐渐重视。根据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在审理上诉或抗诉案件时应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法院尚未完全摆脱过去的做法影响。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刑
-
个人取得视听资料是否可作为刑事证据
个人取得的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证据必须依法取得,且需要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对于视听资料,审查过程中需要考虑其来源合法性、是否原件、制作过程是否合法等因素。存在疑问的视听资料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特殊地位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和种类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
取保候审的判决与期限
-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
尸体登报后几日内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