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时间:2025-01-0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26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义务人应尽的法定义务,如果纳税人有偷逃税务行为的,要承担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那么逃税罪立案标准包不包括滞纳金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逃税罪立案标准是否包括滞纳金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逃税罪的计算不包括滞纳金,只计算未如实申报的纳税额,如果偷税金额超过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且超过一万元,将构成逃税罪。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该解释第一条规定,如果纳税人进行以下行为之一,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偷税金额超过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且超过一万元,将根据《刑法》第201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1. 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
  2. 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
  3. 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
  4. 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5. 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如果实施上述行为之一,未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金额超过一万元且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将根据刑法第201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扣缴义务人书面承诺代纳税人支付税款,应视为“已扣、已收税款”。

如果实施上述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行为,偷税金额不超过五万元,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前已足额补缴应纳税款和滞纳金,且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第二条

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用于记账的发票等原始凭证的行为,应视为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记账凭证的行为。

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视为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

  1.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税款登记;
  2. 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书面通知其申报;
  3. 尚未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经税务机关书面通知其申报。

刑法第201条第一款规定的“虚假的纳税申报”,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提交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其他纳税申报资料,如提供虚假申请,编造减税、免税、抵税、先征收后退还税款等虚假资料。

刑法第201条第三款规定的“未经处理”,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五年内多次实施偷税行为,但每次偷税金额均未达到刑法第201条规定的构成犯罪的金额标准,且未受行政处罚。

如果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并被移送起诉,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根据法定罪并判处罚金的情况,行政罚款可抵扣罚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 刑事被害人有什么范围
  • 刑事立案监督去哪里提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