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设立 > 公司设立程序 >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时间:2025-07-11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9183

根据法律规定,公职人员包括以下几类:

一、国家公职人员

1. 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的党务机关、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依法履行公共职务的人员。

2. 国有(集体)企业工作人员,负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使用公有财产的人员。

3. 其他公职人员,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所在单位具有公有性质;(2) 本人为在编人员;(3) 依法履行职务。

二、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不同犯罪类型,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贪污罪: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或者不满5000元但情节较重,例如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等情节,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

2. 受贿罪:涉案金额在5000元以上,或者不满5000元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1) 因受贿行为使国家或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2) 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3) 强行索取财物。

3. 职务侵占罪:涉案金额在5000元至20000元以上。

4. 挪用公款罪:涉案金额在10000元至30000元以上,或者涉案金额在5000元至10000元以上且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5. 单位受贿罪: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或者不满10万元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1) 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2) 强行索取财物;(3) 致使国家或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6.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涉案金额在30万元以上。

7. 隐瞒境外存款罪:涉案金额在30万元以上。

8. 私分国有资产罪: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

9. 私分罚没财物罪: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上。

三、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务员与国家之间公职法律关系的基础,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公务员进行监督和评价的主要依据。

公务员的基本义务包括:

1. 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 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 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 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 履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包括:

1. 执行公务的权利,获得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2. 身份保障权,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公务员的身份和职务受法律保障。

3. 工资福利权,获得工资报酬和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 参加培训权,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5. 批评建议权,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 申诉控告权,对有关处分和处理决定提出申诉,对有关机关和负责人滥用职权和其他违法行为提出控告。

7. 辞职申请权,可以出于个人原因提出不再继续担任公务员。

8.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对于哪些职业不能与外国人结婚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的限制性规定。特定公职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等,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员不准与外国人结婚。涉外婚姻登记需要双方提交相关证件,包括户籍证明、护照、居留证等,并需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

    公职人员的范围及分类,包括国家公职人员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和公务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公职人员包括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管理和使用公有财产的人员等。公职人员犯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有不同的

  •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及合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国有企业人员等的贪污犯罪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其他机关配合共同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遵循宪法和法律,保障权益,权责对等,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确保监察工作的合理性。

  • 再审的条件

    再审的条件,包括再审的主体、客体、决定和期限。再审主体必须是法定的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和公职人员。客体是确有错误的已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再审决定需由有权组织作出裁定书以决定再审。对于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期限为6个月;刑事案件则需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

  • 发放高利贷的主体及其特点
  • 警察渎职投诉的法律依据
  • 注册公司代办一般多少费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