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
如果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认为需要补充核实,应当将案件退回监察机关进行补充调查,同时也可以自行进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且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先行拘留犯罪嫌疑人,并解除留置措施。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对于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十日内作出决定,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案件,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如果人民检察院改变了对案件的管辖权,审查起诉期限应当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
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和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必须首先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所谓的犯罪事实包括:
(1) 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而不是一般违法行为。
(2) 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负刑事责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这涉及到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过失、动机和目的)以及年龄、精神状态等。
(3) 确定对犯罪嫌疑人应当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事实。查清上述各项事实即符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条件。
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客观依据。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针对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关解释。重点解释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认定、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认定以及致使用户信息泄露的认定和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这些解释旨在依法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