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依法打击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网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现对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进行解释。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下列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被认定为网络服务提供者:
对于“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的情况,应综合考虑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的依据、改正措施的明确性和合理性,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按要求采取改正措施的能力等因素进行判断。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有其他严重情节”,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违法犯罪”,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认定:
如果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查证被帮助对象是否达到犯罪程度,但相关数额总计达到规定标准的五倍以上,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应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综合考虑,认为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不以犯罪论处。
对于实施本解释规定的犯罪行为,应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
本解释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解析。包括立案标准和量刑处罚。非法持有或私藏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枪支、弹药,都会构成犯罪。量刑处罚根据持有的枪支、弹药类型和数量而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
招摇撞骗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犯罪性质。该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犯罪,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行为,包括冒充行为及招摇撞骗的行为。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要素并存在
高考作弊举报期限及有效诉讼时间、高考作弊入刑规定、教育部门对高考作弊的处理措施、高考作弊的产业化现象及应对之策以及替考行为的刑事处罚。举报高考作弊的期限为六个月内,有效诉讼时间也是六个月。今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高考组织作弊行为纳入刑法,严重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企业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正确区分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有助于界定犯罪主体的范围。对于共同犯罪的情况,应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进行定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