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案件的立案和起诉是由公诉机关决定的,被害人不能单方面撤销刑事立案。
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而不属于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被害人才有权利进行补充诉讼。
加害人全额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可以影响量刑。例如,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可以适用缓刑。如果被害人向法院求情,法院可以酌情决定是否处缓刑。
公诉案件不是由当事人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公诉机关(检察院)决定的。国家公诉机关具有最终决定权。
罪犯无法通过向被害人家属赔偿巨额金钱来免除罪责。只有在刑事自诉案件中,被害人放弃诉讼权的情况下,才可能免除罪责。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本来就没有诉讼权,因此无法放弃诉讼权。
除了侮辱诽谤、虐待家庭成员、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侵占他人财产这四种罪名,其他犯罪以公诉为原则,即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检察院决定是否起诉。但在个别情况下,被害人坚持要自己起诉的,法院也应当受理。
法院受理被害人自诉的案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故意伤害(仅限轻伤)、非法侵入住宅、侵犯通信自由、重婚、遗弃、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侵犯知识产权(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以及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权利类犯罪)和第五章(侵犯财产类犯罪)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被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是公民的一种权利,法院应当尊重这种权利。但法院并不一定会认定被告人有罪,这需要根据案件证据进行审判。
刑事案件,达成和解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从宽处罚也是会判刑的,除非是检察院不起诉或者自诉案件撤诉。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
由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案件属于公诉类案件,当事人没有权利撤诉。案件进行检察院公诉程序中,经审查认为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认为犯罪情节比较轻微依法可以不需要移送法院审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
经济案件可以撤案。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撤诉规定的,嫌疑人可向办案单位提出,也可以由辩护律师向办案单位提出,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定,应该与辩护律师沟通,制定适当策略,争取从轻处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
刑事案件是公诉案件。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害人,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拥有补充诉讼权。但是,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可以影响量刑的。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处刑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是可以适用缓刑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