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公安机关可能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如何处理

公安机关可能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11 浏览:70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685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要依职权处理案件,公安机关是不能通过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纠纷的,那么公安机关可能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纠纷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安机关介入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

依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立案理由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有证据表明公安机关可能违法动用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纠纷,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的理由。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五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过程中,如果认为需要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也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违法立案情形

如果有证据表明公安机关可能违法动用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经济纠纷,或者利用立案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情形,但尚未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的理由。

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存在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具体来说,有犯罪事实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立案追究的行为必须符合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要求。立案只能针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行为不构成犯罪,则不能立案。如果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存在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就不应立案。2、需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实发生。这包括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的行为。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立案必须依法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在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立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欠款金额5000元是否构成犯罪

    欠款金额5000元不构成犯罪的问题,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纠纷,诉讼费用按《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计算,5000元欠款案件需支付50元诉讼费用。

  •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 怀孕是否能免除有期徒刑的执行?

    我国法律中关于怀孕妇女在刑事判决中的特殊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被判处死刑。但暂予监外执行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适用。

  •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之间的关系和程序优先顺序。在解决民事纠纷的背景下,仲裁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仲裁并不是前置程序。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可以进行形式审查并进行事实认定。在涉及劳动仲裁的情况下,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暂停工伤认定程序,并在

  •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 检察院审查决定书的内容
  • 行政裁定的法律特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