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小组的构成人员可以包括司法所、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并负责执行相应的矫正方案。
根据需要,矫正小组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社区矫正对象为女性,矫正小组中应有女性成员。
为了认真贯彻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我镇在袁家铺镇的实际情况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我们成立了袁家铺镇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并投入了1.5万元的工作经费。这些资金优先用于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进行。
为了使社区矫正工作有章可循,我们制定了袁家铺镇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矫正实施细则、公益劳动和请、销假制度、学习教育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矫正方案等工作制度。这些制度参考了省、市、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的要求,并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我们对全镇辖区内需要纳入矫正的人员进行了认真的排查摸底工作。首先,我们对有人在家且有档案的对象进行了归档。然后,针对袁家铺区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发达,且紧邻县城,社情、民情较为复杂的情况,我们开展了地毯式排查摸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犯故意伤害罪的罪犯杨奇,他被判三缓五。由于他一直在外打工,我们联系了他所在的村和家人,并通知他及时到司法所报到接受矫正。此外,我们还到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和城南派出所查找了他的相关资料,并将其归档。
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受了5名社区矫正对象,其中包括2名犯故意伤害罪的罪犯,2名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罪犯,以及1名抢劫罪的罪犯。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对这些矫正对象实施了一人一档、一人一薄、一人一管的三管制度,并告知了他们各项社区矫正工作制度。为了方便他们参加公益劳动,我们将镇敬老院设立为社区矫正人员的公益劳动基地,并请敬老院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劳动进行监督。此外,针对每个矫正对象的犯罪事实、危害程度和犯罪心理等不同特点,我们制定了矫正方案,并确保每月定期走访、组织集中学习和参加公益劳动有台账。同时,要求每个矫正对象做好学习笔记和思想汇报。我们还按月对矫正对象进行计分奖惩兑现,通过一系列教育监管措施,提高他们接受矫正的法律意识和重新做人的信心。
审前调查评估工作是实行非监禁刑罚的前期步骤,因此我们对辖区内需要实行非监禁刑的犯罪分子的审前调查非常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对犯罪分子的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谨慎向上级机关提出适用非监禁刑罚的建议。今年以来,我们共为三名犯罪分子开展了审前社会调查工作,这些建议均被上级司法机关采纳,并得到了县社区矫正领导小组的好评。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的流程。当事人对不服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院将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如立案则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抗诉。符合抗诉条件的案件将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最终法院将开庭审理。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进行事故监督的相关情形,包括被监管人非正常死亡、伤残、脱逃等事故。同时,也介绍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时的注意事项,包括依法处理、紧急措施、记录成笔录等要求,以及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
检察院对不同情形下复议复核期限的确定。对于不予立案决定的复核,期限为收到申请后的三十日内。对于没收保证金和罚款决定的刑事复议复核,公安机关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案情重大复杂的情况,经负责人批准可延长复核期限,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复议申请适用范围包括驳回申请回避、没收保证金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的相关人员。复核申请适用于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刑事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刑事复议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提出,而刑事复核必须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