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如果涉嫌的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的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对于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还实施其他犯罪、多个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和诉讼进行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在职责范围内对相关犯罪案件并案处理。
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所遵循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死刑作为刑法中最严厉的一种刑罚,中国法律既将其视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又强调对死刑的严格控制。因此,除在实体法中规定了死刑不适用于未成年人、怀孕妇女等限制性要求外,还在程序法中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规定了一项特别的审查核准程序——死刑复核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指的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报请有核准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审查核准的步骤、方式和方法,它是一种特别的程序。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情况下,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核,然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则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核准。若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决定,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以及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三名审判员组成的合议庭进行。
我国法律中关于怀孕妇女在刑事判决中的特殊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被判处死刑。但暂予监外执行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本文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该解释详细规定了关于走私、盗窃、故意损毁文物等行为的认定和定罪量刑标准,包括文物的等级、价值认定以及情节严重性的判断。同时,解释还涉及了国有单位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盗掘古文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文章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了盗窃罪的三种构成情形:非法占有、秘密窃取和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其中,秘密窃取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文章还指出,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的具体法律解释。该解释对诈骗数额的划分、严厉惩处的情形、从宽处理的情形、对近亲属的处理、未遂案件的处理、共同犯罪和追缴财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