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时间:2025-05-1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0255

发布和生效

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依法打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11年2月21日第1512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4日第49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生效。

诈骗数额的划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对于诈骗公私财物价值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案件,应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范围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严厉惩处情形

对于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的诈骗案件,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从严惩处:1.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2.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3.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4.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5.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于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上述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从宽处理情形

对于诈骗公私财物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1. 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2. 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3. 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4. 被害人谅解的;5. 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对近亲属的处理

对于诈骗近亲属的财物,如果近亲属谅解,一般可以不按犯罪处理。如果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对未遂案件的处理

对于诈骗未遂的案件,如果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1. 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2. 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3. 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如果实施上述行为的数量达到上述规定标准的十倍以上,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共同犯罪和追缴财物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并为其提供帮助,如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应作为共同犯罪论处。如果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并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应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对于诈骗案件中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应当归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可以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归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如果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依法追缴:1. 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2. 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3. 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4. 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债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对于他人善意取得的诈骗财物,不予追缴。如果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以本解释为准。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解析。包括立案标准和量刑处罚。非法持有或私藏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枪支、弹药,都会构成犯罪。量刑处罚根据持有的枪支、弹药类型和数量而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管制等。

  • 高考作弊举报期限及有效诉讼时间

    高考作弊举报期限及有效诉讼时间、高考作弊入刑规定、教育部门对高考作弊的处理措施、高考作弊的产业化现象及应对之策以及替考行为的刑事处罚。举报高考作弊的期限为六个月内,有效诉讼时间也是六个月。今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高考组织作弊行为纳入刑法,严重

  • 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刑事责任

    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及其刑事责任。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其中,赌博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客观要件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以赌博为业的行为。赌博罪的主体是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

  • 什么是法不责众

    “法不责众”这一法律原则的内涵和影响。虽然法理上不存在法不责众的情况,但在现实中这种观念具有一定影响力。文中强调了法治社会的重要性,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存在大量“法不责众”现象,而应以法治思维行事,确保人人有安全感。同时,宪法规定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必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
  • 公司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罪名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