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举与控告在法律上存在一些主要区别:
检举人通常与违纪案件没有直接关系,既不是同案人,也不是被害人;而控告人则是直接或间接的受害人,或是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共亲属等。
检举一般出于义愤或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控告一般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有权代理控告人进行控告,具体情况包括:
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违反法律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违反法律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根据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职责,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主要包括:(1)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有获知所享有的诉讼权利的权利;(3)有聘请律师的权利;(4)有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的权利;(5)有申请侦查人员回避的权利;(6)有要求对超过法定期限的强制措施进行解除的权利。如果律师认为犯罪嫌疑人的以上权利被侵犯,律师也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告。
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违反法律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具体情况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隐瞒病情被立案的刑法规定和判刑时间。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传播危险的情况将受刑事处罚,判刑时间根据造成的危害后果而定,严重时或超三年。单位犯罪将被罚金并处罚责任人。公安机关立案需满足条件,而不予立案需通知控告人。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律师在诈骗案件中的角色。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委托律师起草控告书或举报书,但律师不能代替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权自行辩护或委托辩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也有义务保障其辩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