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审判员:
xx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人xxx近亲属的委托,并征得其本人的同意,指派我担任xxx的一审辩护人,参与诉讼活动。开庭前,我认真查阅了本案案卷材料,多次会见了被告人xxx,刚刚又参加了法庭调查,现根据本案事实和相关法律,发表如下辩护意见,请法院予以采纳。
一、在实体上,xxx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一)公诉机关指控xxx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事实不清,前后矛盾,明显与事实不符。
(二)公诉机关所出具的证据不足以证明xxx具有伙同他人对抗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帮助XX公司转移财产的主观故意。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从本案其他几位被告人的供述、所有证人的证言以及其他证据均未能证明xxx明知。
从这一点足以证明指控被告人xxx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证据不足,所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也就是说xxx的行为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
(三)xxx客观上没有实施伙同他人对抗法院判决、裁定的执行,帮助他人转移财产,致使法院的判决、裁定无法进行的犯罪行为。
二、在程序上,本案有如下重大缺陷。
(一)xxx的全部供述笔录及所有证人、被害人的言辞类证据均不能采信,应当作为瑕疵证据排除(详见庭审质证意见)。
(二)本案管辖明显违法。
(三)其他程序问题。
三、本案已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因此,即便法院认为xxx的行为确实构成犯罪的话,因为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也应依法对本案被告人xxx终止审理。
综上,xxx的涉案行为既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也不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并且xxx的行为已超过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间。并且本案的刑事诉讼程序严重违法。法院应依法宣判xxx无罪!
辩护人:xxx
xx年 x 月x 日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姜海龙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姜海龙作为被执行人,在法院判决生效后未能自动履行赔偿义务,甚至在被拘留期间仍不履行义务并擅自转卖法院查封的财产。法院通过自诉方式启动追诉程序,最终促使姜海龙履行了赔偿义务。另外,还介绍了杨玉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一案的处理
拒不执行判决的后果。当个人有能力履行法院判决却故意拒绝履行,或转移隐匿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时,会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等法律制裁。
欠高利贷跑路是否算逃犯的问题。文章指出,单纯的欠债逃逸行为并不会触发通缉程序,但如果被判定具备履行法院判决义务的经济实力却故意拒绝执行,便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承担刑事责任,才有可能被列入通缉名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面对高利贷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支取、隐藏存款可能构成拒执罪的问题。指出行为人通过微信、支付宝隐藏财产逃避执行的行为,符合刑法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文章还介绍了拒不执行罪的构成要件以及立案程序,并指出犯罪嫌疑人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办理取保候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