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离婚案例 >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时间:2025-09-12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0856

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打击和制裁力度。今年6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对一起故意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进行了一审判决,判处马*英二年有期徒刑和杨*全一年有期徒刑。

背景信息

1997年,马*英和杨*全夫妻在北京市丰台区开办了一家床具厂,其中杨*全担任经营者,而马*英负责具体经营。随后,由于床具厂欠下车某等人共计37.83万元的货款,对方将马*英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和上诉

2001年8月21日,丰台区法院分别判决马*英向车某等人支付货款。马*英对这一判决持异议,并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起上诉。然而,在二审期间,马*英撤回了上诉,丰台区法院的民事判决因此生效。

协议离婚和债务分配

为了逃避法院判决的执行,马*英和杨*全于同年12月28日达成协议离婚,并约定除了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归马*英所有外,其余财产(包括床具厂)归杨*全所有,而30万元的债务由马*英承担。

司法拘留和追加被执行人

2002年2月28日,由于马*英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丰台区法院对其予以司法拘留15日。随后,车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认为马*英和杨*全通过离婚方式逃避债务,要求追加杨*全为被执行人。得知此事后,马*英关闭了床具厂并变卖了机器,之后与杨*全一同躲藏他处。同年4月6日,丰台区法院裁定认定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共同偿还,并命令马、杨二人共同清偿债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

由于马*英和杨*全外出藏匿,导致法院生效裁判长期无法执行。检察院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起诉到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经审理,二中院认为,马*英因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而被处以司法拘留,但仍不吸取教训,有能力却拒不执行,与杨*全合谋,采取协议离婚、变卖财产、关闭工厂、外出藏匿等手段,逃避法院执行,致使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应依法惩处。在该案中,马*英起主要作用,为主犯;而杨*全起次要作用,为从犯。根据以上事实,做出了上述判决。

法院的权威和拒不履行裁判的制裁

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院长王*清表示,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近期,一些当事人明明有能力却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这是对法院尊严的挑战,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行为。此案的审判表明,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起诉状

    离婚起诉状的写作要点。内容包括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部分。诉讼请求涉及判决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和经济补偿等。事实和理由部分需详细叙述夫妻感情的破裂,包括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和夫妻关系的现状等,并特别指出法定离婚情形。

  •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律解释及其实践案例。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相关解释,旨在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文中详述了一夫妻因逃避法院判决而面临法律制裁的实例,包括法院的判决、司法拘留以及追加被执行人等过程。最终,法院认定两人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管辖

      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生效后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是的内容需要执行,如果当事人不执行的,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有暴力拒绝执行等情形的,可能构成犯罪,那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管辖是怎样的?  依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解释,该罪应该由负责执行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是怎么规定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辩护词怎么写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司法解释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共犯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