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
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向案件承办单位提出和解请求。2、受理
刑事案件的受理工作应由检察机关或法院进行。一旦受理,应当审查提案是否具备刑事和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经审查认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条件,办案机关应填写《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告知书》和《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决定书》,并将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3、和解
检察机关或法院促成被害人与加害人进行对话,如果刑事和解成功,承办人将组织双方签订《刑事和解协议书》,作为对被告人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从宽处理的重要依据。如果和解不成功,将立即制作《终止刑事和解程序通知书》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根据审判程序及时作出决定或判决。4、监督
调解机关应适时检查和督促加害人履行赔偿协议,并根据案件的性质、危害后果以及赔偿协议的履行情况作出决定。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起诉,暂缓起诉或在提起公诉时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审判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适用非监禁刑罚(如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训诫、责令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要求、执行力和保密措施以及拟刑事和解协议的注意事项。刑事和解协议应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认罪悔罪、赔礼道歉与赔偿损失以及被害人的自愿和解等内容。协议由司法机关主持制作,没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申请保密。在拟定和解协议时,应注意在办
王**驾驶超载货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及其刑事和解协议。事故导致被害人张**死亡,双方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包括经济赔偿、纠纷解决、收款和谅解书、财产转移限制、违约责任等内容。刑事和解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答辩和双方自愿和解,主要适用于轻微财产性犯罪案件
刑事和解的定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规定,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盗窃罪犯等可适用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包括是非分明、自愿守信、公平合理和规范合法四个原则。在刑事和解中,必须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体现加害人的轻罚或非刑罚化方式处理的平等性,同时遵循法律程序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