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
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向案件承办单位提出和解请求。2、受理
刑事案件的受理工作应由检察机关或法院进行。一旦受理,应当审查提案是否具备刑事和解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经审查认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条件,办案机关应填写《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告知书》和《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决定书》,并将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3、和解
检察机关或法院促成被害人与加害人进行对话,如果刑事和解成功,承办人将组织双方签订《刑事和解协议书》,作为对被告人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从宽处理的重要依据。如果和解不成功,将立即制作《终止刑事和解程序通知书》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根据审判程序及时作出决定或判决。4、监督
调解机关应适时检查和督促加害人履行赔偿协议,并根据案件的性质、危害后果以及赔偿协议的履行情况作出决定。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起诉,暂缓起诉或在提起公诉时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审判机关可以根据情况适用非监禁刑罚(如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训诫、责令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及条件。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告人从宽处理。刑事和解的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认罪、双方自愿,并适用于轻微刑事案件如未成年人和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案件,但不适用于国家工作人
刑事和解的定义、特点、限制条件和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司法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理的诉讼活动。其特点是私人之间的和解,当事人自愿合意的产物,非国家司法机关主导。
如果一个公民只是被司法机关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之后没有证据证明构成犯罪,而被无罪释放的话,那么他并没有犯罪记录,也就没有案底。根据《公安机关出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规定》的规定,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不包括以下情况:1.刑事和解协议、撤销刑事案件决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可能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诈骗案件是可以进行和解的。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