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是在哪个程序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对于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当然地享有处分权的,是可以进行和解的。对于刑事案件,对刑事责任部分是不能进行和解的,但是对于民事赔偿部分,双方当事人也是可以达成和解的,可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那么,刑事和解是在哪个程序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刑事和解的程序
一、提出
刑事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均有权向案件承办单位提出和解请求。
二、受理
刑事案件的受理应由检察机关或法院进行。受理后,应当审查提案是否具有刑事和解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若经审查认为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条件,办案机关应填写《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告知书》、《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决定书》一并送达给双方当事人。
三、和解
由检察机关或法院促成被害人与加害人对话,成功达成刑事和解的,承办人组织双方签订《刑事和解协议书》,作为对被告人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从宽处理的重要依据。若和解不成,当即制作《终止刑事和解程序通知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依照审判程序及时作出决定或判决。
四、监督
调解机关对加害人履行赔偿协议的情况进行适时检查、督促,并可以根据案件的性质、危害后果及赔偿协议履行的情况作出决定。检察机关视情形作出酌定(相对)不起诉、暂缓起诉或在提起公诉时向法院提出酌情从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审判机关可视情形适用非监禁刑(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训诫、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和解后的程序
如果和解的一方当事人提出和解协议违背真实意愿,在承担相应举证责任后,可基于新的事实和证据重新启动诉讼程序。检察机关可撤销不起诉决定,重新审查予以起诉。被害人也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直接向法院起诉将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审判机关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调解内容予以撤销,并对全案重新审理。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下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但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则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