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经审查认为双方自愿和解,内容合法,并且符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的范围和条件,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主持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
经审查认为双方自愿和解,内容合法,并且符合本规则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主持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
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 案件的主要事实;
(三)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没有异议,并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履行方式和期限应明确写明;
(四)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并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
和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可以注明和解协议书是在人民检察院主持下制作的。检察人员不在和解协议书上签字,也不加盖人民检察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检察院附卷备查。
刑事和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是非分明原则。刑事和解不是模糊处理,也不是模糊中的一团和气。首先,案件本身的事实必须清楚,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发生,并且确实是加害人所为,这是进行刑事和解的基础。
2、自愿守信原则。刑事和解应充分尊重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解的发起、进行和解必须是自愿的,并且双方当事人要守信履行和解协议。
3、公平合理原则。加害人的合法权利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对立的但又统一的,都受到刑事诉讼法的保护。因此,刑事和解应该是公平合理的。
4、规范合法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和过程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并且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范地进行和解。
刑事拘留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刑事拘留是一种限制犯罪嫌疑人自由的强制措施,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和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不同的拘留权限和规定,包括拘留对象必须是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人,并且拘留必须在法定的紧急情况下进行。此外,拘留的决定和执行也有特定
刑事谅解书的撰写方法和应用场景。在纠纷发生后,双方经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同意谅解犯罪嫌疑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请求司法机关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和解可以获得从宽处理和不起诉等处理结果。
如果一个公民只是被司法机关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之后没有证据证明构成犯罪,而被无罪释放的话,那么他并没有犯罪记录,也就没有案底。根据《公安机关出具有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工作规定》的规定,违法犯罪记录证明不包括以下情况:1.刑事和解协议、撤销刑事案件决定;
从现实情况而言,年逾七十者,其人身危险性已大大降低,因此对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亦可以考虑适用刑事和解。按此精神,对于熟人之间的案件适用刑事和解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