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经审查认为双方自愿和解,内容合法,并且符合《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的范围和条件,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主持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
经审查认为双方自愿和解,内容合法,并且符合本规则第四百九十二条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主持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
制作刑事和解协议书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 案件的主要事实;
(三)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没有异议,并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履行方式和期限应明确写明;
(四)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对犯罪嫌疑人表示谅解,并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
和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可以注明和解协议书是在人民检察院主持下制作的。检察人员不在和解协议书上签字,也不加盖人民检察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人民检察院附卷备查。
刑事和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是非分明原则。刑事和解不是模糊处理,也不是模糊中的一团和气。首先,案件本身的事实必须清楚,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发生,并且确实是加害人所为,这是进行刑事和解的基础。
2、自愿守信原则。刑事和解应充分尊重加害人和被害人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和解的发起、进行和解必须是自愿的,并且双方当事人要守信履行和解协议。
3、公平合理原则。加害人的合法权利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是对立的但又统一的,都受到刑事诉讼法的保护。因此,刑事和解应该是公平合理的。
4、规范合法原则。刑事和解的适用和过程必须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进行,并且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规范地进行和解。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包括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案件。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困境,包括履行风险、易被误认为“花钱买刑”和可能导致滥用职权的问题。
从现实情况而言,年逾七十者,其人身危险性已大大降低,因此对七十岁以上老年人的轻微刑事案件亦可以考虑适用刑事和解。按此精神,对于熟人之间的案件适用刑事和解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