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生产经营罪所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与这些产业密切相关的建筑业、运输业、第二产业、商业等。无论是国有、集体、个体、私有还是外资的生产经营,只要属于生产经营,都可以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包括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采用其他方法。其他方法可以是切断电源、破坏设备、破坏供料线、颠倒供给程序、破坏电脑等,以影响工业生产;也可以是破坏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农具,毁坏种子、秧苗、树苗、庄稼、果树、鱼苗等,毁坏农业生产;还可以是破坏运输、储存工具,影响商业经营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破坏的对象都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即破坏用于生产经营的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生产对象等。如果是破坏闲置不用或在仓库备用的机器设备、已经收获并未用于加工生产的粮食、水果,残害已经丧失畜役力的待售肉食牲畜的行为,则不能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而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定罪处罚。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其他个人目的一般指出于个人恩怨而产生的不正当心理追求,如憎恨、厌恶、不满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受到领导或他人的批评而产生不满,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不满,嫉妒他人的成绩而心怀不满,与他人发生冲突而心生不满,以及厌烦工作而产生不满等。只要行为人出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故意给生产造成较大破坏,即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破坏生产经营罪造成直接财产损失在5000元以上的,应当定罪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即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以上情形之一成立时,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对犯罪行为人进行更严厉的量刑。
一份刑事起诉状范本的主要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辩护人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以及案件事实和起诉的根据和理由。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填写这些信息,并明确指出起诉书的内容必须清楚明确,证据必须确实充分。最后根据案件情况,提出相应的法律处理和处罚建议。
被告人张某甲因滥用职权和受贿的起诉书。张某甲在担任征地动迁办公室工作人员期间,滥用职权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同时利用职务之便受贿。案件已经移送审查起诉,张某甲被指控触犯刑法相关规定,需追究其刑事责任。张某甲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起诉书相关内容。起诉书需向人民法庭移送,内容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被害人信息、案由和案件来源等。起诉书需一式多份,被告人的基本信息要清晰,包括身份、职务等。涉及证人、鉴定人等的名单和证据目录也需移送。对于涉及被害人隐私的,需单独移送被害
被告人无视国家法律,采用非法的手段处置生产中发生的土地矛盾,为报复泄愤毁损他人种植的水稻苗,给社会生产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其行为已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应当依法处罚,但是辩护人认为被告人在案发后被告人能够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并认真坦白交代,当庭自愿认罪,悔罪表现明显,为体现我们国家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建议对被告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