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布判决书泄露隐私怎么办
时间:2024-03-14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院在对案件做了判决之后,也向外公布判决书,但是,判决书当事人之一却发现上面的内容泄露了自己隐私,比如自己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等,认为法院做法不合理。法院公布判决书泄露隐私怎么办?今天来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法院公布判决书泄露隐私的法律处理方式
一、立即采取法律行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同样适用上述规定。因此,当判决书泄露隐私时,当事人可以立即采取法律行动,要求法院撤下判决书并停止侵权。
二、判决书的公开性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论任何案件的宣判都必须一律公开。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可能不公开审理,开庭审判和证据材料也不公开。然而,判决书的内容严格按程序要求,任何公民都有机会旁听宣判,即判决书的内容是一律公开的。法院档案部门一般允许公民查阅案件卷宗的正卷部分,其中包括判决书。一些地方法院已经将判决书全部公开上网,供公众查阅。
三、判决书泄露隐私的例外情况
在极少数情况下,判决书的内容可能构成侵权,例如在强奸幼女案中,法院应当根据保护个人隐私的规定使用被害人的化名而禁止使用其真名。如果法院疏忽导致使用了被害人的真名,从而泄露当事人的隐私,这是法院的过错造成的隐私侵权。在这种情况下,故意将判决书的内容公开宣扬的人具有明显恶意,构成侵权。
最新资讯:《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的规定,当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此请求权不受诉讼时效的规定限制。因此,根据新的民法典,当判决书泄露隐私时,受害人仍然有权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钱某的起诉状或法院的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
一起关于钱某起诉赵家兄弟的具体案件,包括起诉状或一审判决书的结构和内容。起诉状或判决书包括标题、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等部分,详细陈述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若调解无效,法院应继续审理并根据案件情况作出判决。
-
宣判后多久收到判决书?
宣判后收到判决书的时间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庭宣判的案件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则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书的生效时间因一审、二审及不同案件类型而异。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判决生效后的探监程序,包括探监时间条件和家
-
刑事判决书如何辨别真伪
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和要点。刑事判决书的首部包括标题、编号和公诉机关或自诉人的情况,需要详细说明被告人的身份背景。同时,还探讨了案件的审理情况,包括案件的由来、审判组织和到庭情况等。通过详细阐述刑事判决书的构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辨别刑事判决书的真伪。
-
民事裁定书的生效时间
民事、行政和刑事裁定书的生效时间。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满后的第十六天生效,行政和刑事一审判决书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十五天未上诉则生效。二审判决书因实行二审终审制度,在送达时即生效。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案件上诉期间的计算方式,如遇法定假日则延期计算。
-
河南省嵩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
-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
河南省嵩县人民法院 刑事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