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漏罪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24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检察机关审查后确定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但当事人要接受相应的考察,那么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漏罪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漏罪的处理方式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检察机关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在考察期内发现被告存在漏罪的情况,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并提起公诉:(一) 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或者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前发现还有其他需要追诉的犯罪行为;(二)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者考察机关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管理规定,并且情节严重。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出现上述情形的,考验期满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什么是漏罪
漏罪是指在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做出判决后,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还有其他未被判处的罪行。对于被判处徒刑的罪犯而言,如果还存在没有被判处的漏罪,也就是犯罪分子一人犯有多个罪行,那么应当对这个犯罪分子进行数罪并罚的执行。对于存在漏罪的犯罪分子,数罪并罚的执行应当按照刑罚规定进行。首先,对漏罪进行判决,确定漏罪的执行刑期;然后,将漏罪的刑期与之前罪行的判决执行刑期合并计算,决定数罪并罚的执行刑期;最后,减去已经执行完的前罪刑罚,剩下的就是犯罪分子还需要执行的刑期。举例来说,如果犯罪分子因为抢劫罪被判处九年有期徒刑,刑期执行三年后,又发现有故意伤害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那么两罪合并后的刑期为十四年,决定执行十二年。在后罪判决之前,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三年刑罚,因此在决定执行十二年的刑期时,需要减去已经执行的三年,最终犯罪分子还需要执行九年的刑罚。对于漏罪的数罪并罚执行,遵循“先并后减”的原则,以确保数罪并罚的最高刑期不超过二十年。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问题。文中提到了立案侦查的标准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包括个人和单位非法吸收存款的不同数额标准和情节。此外,对于大量收取会员费的行为,如果涉及非法集资,则构成非法集资行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考虑案发前后归还部分资金和是否用于正常
-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对于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院将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被害人可据此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此程序确保了申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
附条件不起诉相关法律规定
第二百八十二条 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的意见。对附条
-
禁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禁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情形是比较多的,例如犯罪嫌疑人不是未成年人、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没有悔罪表现等。对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公安机关要求复议、提请复核或者被害人申诉的,适用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
-
针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条件
-
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机关是谁
-
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新罪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