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回重审原合议庭要回避吗
时间:2024-08-27 浏览:1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发生效力的刑事案件,如果有证据证明案件判决有错误的,是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的,那么发回重审原合议庭要不要回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发回重审:合议庭回避原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原审判人员不得再对再审案件进行审理,需要回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并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可以根据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提起上诉或抗诉。
刑事诉讼二审发回重审的情形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或抗诉案件后,如果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如果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并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所谓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包括:
- 违反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开审判的规定,例如案件性质不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犯罪嫌疑人也不是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但在一审中没有进行公开审判,或者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当庭质证等。
- 违反回避制度,即合议庭组成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情况。例如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或其他应当自行回避的人员没有回避等。
- 剥夺或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况。例如某审判员在庭审中未允许被告人进行辩护或最后陈述,未依法为盲、聋、哑、未成年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对当事人、辩护人关于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的申请置之不理或无理驳回,或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未依法受理等。
-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情况。例如不具备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或人民陪审员法定资格的人参加合议庭,实际参加法庭审理的法官与法律文书中署名的审判长、合议庭成员不一致,审判委员会在委员未过半数的情况下研究并决定案件等。
- 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况。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权原则
主权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首要地位,以及外国人在中国进行刑事诉讼的适用规定和管辖权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信守国际条约原则、诉讼权利同等原则在涉外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包括国际条约的适用、国内法的规定、国际法原则的体现以及平等对待的原则。
-
上诉人信息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
发回重审和再审的区别
发回重审,可能是二审中发回重审,也可能是再审程序中的发回重审,而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再审发回重审案件,主要是指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后,将案件发回原一审法院重新审理的案件。发回重审后,一审法院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确定举证期限、送达、开庭、判决,整个案件从头开始。而在实际审理中,因事实证据原因发回重审的案件却占了极大的比例。
-
二审发回重审刑事裁定书律师解读与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该摘要是一份法院的裁定书。裁定书中提到,被告人在一案中被判犯有某种罪名,并被判处相应的刑罚。被告人不服判决,提出上诉。经本院合议庭审理后,认为原判存在
-
发回重审原合议庭要回避吗
-
人民陪审员需要辞职吗
-
二审发回重审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