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行政案件翻译员需要回避吗

行政案件翻译员需要回避吗

时间:2024-11-1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907
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公民对于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如果有不服的,可以提出行政复议,但是行政制度当中有回避这个说法,那么对于行政案件翻译员需要进行回避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行政案件翻译员的回避制度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翻译人员适用回避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时,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同样,翻译人员也适用回避制度。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审判人员在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时,应当主动申请回避。此规定同样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员。而当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则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时,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回避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下,为了确保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秉公办案、清正廉洁,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回避制度具有十分必要的重要意义。这一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司法机关创造清正廉洁的条件

回避制度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任职和执行公务时如何处理与亲属之间的关系,为他们在工作中摆脱各种关系的干扰,保持客观公正、严肃执法、秉公办案提供了依据。

2、杜绝不正之风

广大群众对于利用职权谋取亲友私利、官官相护、办理“关系案”、“人情案”的现象非常不满。通过实行回避制度,可以有效防止“父子兵”、“夫妻店”等裙带关系的形成,为杜绝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倾向提供制度保障。这有利于维护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公正形象,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建立健康的组织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缺乏严格的回避制度容易导致单位内部各种裙带关系的产生,派系争斗,相互倾轧,使机关陷入复杂的权力之争,出现严重的庸俗作风。同时,这也为办理各种“人情案”、“关系案”提供了便利。通过健全的司法回避制度,可以有效保证严肃执法,排除各种人际关系的干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上诉人信息

    陈××因盗窃一案不服××市××区人民法院的判决并提起上诉的内容。陈××在审讯过程中受到压力,被迫捏造犯罪事实,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因此提出上诉,请求重新审理并依法宽大处理。

  • 一、刑事诉讼案件的计件及按标的比例收费标准

    刑事诉讼案件、代理民事诉讼案件、代理行政案件以及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的计件及按标的比例收费标准。不同案件类型和阶段的收费标准有所差异,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还有分段累计收费的情况。同时,对于未曾代理一审,直接代理二审、重审、再审或案件执行的律师,收费标

  • 海事法院的判决在哪个法院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海事法院作出裁决、判决后,如果申请人需要申请强制执行裁决、判决书的,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或者被执行人住所地海事法院提出。海事行政案件不属于海事法院的受案范围。

  • 行政强制执行权如何定位

    在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的配置宜定位于现行法律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特别授权的则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格局。限制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非诉行政案件的权限,强化人民法院在行政强制执行中的地位,是保障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不

  • 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 申诉的案件多久结案
  • 案件调解后违约怎么办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