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形下需要回避

时间:2024-05-0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908
我们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多大官员,都是要遵守法律的规定,所以国家有规定回避制度。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什么情形下应该进行回避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情形

一、审判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

根据我国的回避制度,审判回避制度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一种情形。在不同性质的案件中,法官或代理人回避的理由也有所不同。根据法定范围,以下人员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应当回避:

(1) 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2) 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

(3) 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4)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回避的方式有两种,即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在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的回避应由院长、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作出决定。

二、回避制度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了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和勘验人员。其中,审判人员既包括审判员,也包括陪审员。当上述人员遇到以下情形时,应予以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新申请司法鉴定的条件

    重新申请司法鉴定的条件。依据相关规定,重新鉴定可在特定情形下提出,包括原鉴定人资格问题、超出业务范围、未能回避等情况以及委托人或其他诉讼当事人的异议。重新鉴定应委托更高资质的机构进行,若涉及重大或复杂案件,可组织多个机构鉴定。鉴定过程中,可向专家咨询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回避制度的主动与被动申请

    回避制度的申请方式及其定义。回避制度包括主动回避和被动申请回避两种方式,旨在确保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得到公正审判。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等在规定情形下需回避。当事人可因多种理由申请回避,包括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等。自行回避和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