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影响

未成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影响

时间:2023-09-2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07
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些人身损害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往往是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这就形成了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犯罪,那么未成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影响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未成年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影响

一、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案件

根据最新消息,目前,全省已有12个区县院成立了独立编制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专门机构,包括成都市武侯区、广安市和邻水县等地。《指导意见》要求市级检察院以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较多的县级检察院,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机构。对于没有条件设立专门机构的地区,应当在侦监、公诉和监所部门分别设立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专门小组。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较少的地区,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办理。

二、破除“捕诉分立”形成专门工作模式

据省检察院介绍,该专门机构与公诉、侦监平行,履行公诉、侦监职能,负责涉罪未成年人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以及犯罪预防等工作,形成了“捕、诉、防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从受理审查批准逮捕开始,该机构指定专门人员全程负责案件的社会调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法律监督、教育矫正、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

三、在讯问时通知合适成年人到场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通知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个别父母为逃避民事赔偿责任,故意与嫌疑人保持距离,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予关心。有些情况下,即使监护人到场,也不承认自己是法定代理人。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意见》创新性地规定了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在无法或不适宜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的情况下,可以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意或按其意愿通知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社会工作者、教师、律师等合适成年人到场。

四、规范讯问方式,禁止使用戒具

《指导意见》还对讯问方式进行了具体明确。在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根据其特点和案件情况制定详细的讯问提纲,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讯问,使用准确易懂的讯问用语。对于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由女性办案人员进行讯问,或者至少有女性办案人员参与。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戒具对待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对于确有人身危险的情况,必须使用戒具的,应在现实危险消除后立即停止使用。

五、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定案重要依据

《指导意见》指出,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应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专门的社会调查,听取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以及学校、社区等相关人员的意见。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社会帮教措施,以及涉嫌犯罪前后的表现等情况,形成专门的社会调查报告。该社会调查报告应作为处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重要依据。

六、与成年人共犯案实行分案起诉

根据省检察院的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中常常存在共同犯罪,占未成年犯罪的72%。因此,《指导意见》指出,在审查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时,应实行分案起诉。对于特殊情况不宜分案起诉的案件,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的沟通协调,要求公安机关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的案件中,分案提请批准逮捕,分案移送审查起诉。对分案起诉后的案件,应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分案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

    中国未成年特困人员能否被福利院接收的问题。依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福利院可以接受未满16周岁的特困人员的收留抚养,并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签订委托协议。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收养孤儿的限制条件,包括被收养人的年龄、身世背景等,以及收养人的年龄、抚养

  • 童工的法律定义

    童工的法律定义及相关的处罚规定。童工指的是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明确规定了使用童工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标准,包括罚款和加重处罚的情况。同时,也明确了哪些情况下不属于童工范畴,如参与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等。规定由劳动部

  •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的定义及其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文章明确了未成年人包括少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称呼所对应的法律定义和权利差异,并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如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等。同时,也阐述了未成年人应承担的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文章还介绍了关

  • 累犯制度在未成年人身上的适用问题

    未成年人在犯罪后的累犯制度适用问题。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法律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处理有别于成年人。再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并不一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因此不适用累犯制度中的从重处罚、不得适用缓刑和假释的原则。相反,应依法从轻

  • 16岁聚众斗殴罪轻伤是否会被判刑
  •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条件
  • 无逮捕必要说明什么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