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明身份
表明身份是一项必要的手续,用于确认执法人员的合法性。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或委托书。2. 说明处罚理由
执法人员应主动向当事人说明其违法行为的事实,以及违反的法律规范和给予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3. 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当事人有权进行口头申辩,执法人员应正确、全面地回应当事人的申辩,以使当事人对处罚决定心服口服,不能因申辩而加重处罚。4. 制作笔录
执法人员应当场制作笔录,记录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客观状态。5. 填写行政处罚决定书
执法人员应按照预定格式填写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给当事人。6. 备案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向所属行政机关备案,以接受监督和检查。7. 执行
当场处罚决定作出后,被处罚人一般应当当场自觉执行。如果决定罚款,被处罚人可前往指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专门机构缴纳,也可以由执法人员当场代收。如果当事人对处罚决定没有异议,应在处罚决定书上签名或盖章,并表明没有异议。如果当事人对处罚持有异议或拒绝缴纳罚款,执法人员应将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告知有管辖权的行政主体,由该行政主体按照一般程序处理,即结束当场处罚程序并转入正常的一般程序。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了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程序。对一些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应当给予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而无法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均应适用一般程序。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扣押程序错误,首先要依法应当立案却未立案。如应立案调查却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应立案调查却未立案,但当事人却缴纳了罚款;对应立案调查的违法行为不进行调查。行政处罚程序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定程序。规范行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