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如何处理
时间:2023-11-06 浏览:10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银行收费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不能超范围收费的,否则要承担相应责任,那么商业银行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怎样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的法律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收费行为,不得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不合理费用,违规收费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服务对象收取费用时,必须遵守以下相关法律规定:
一、国家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其增加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并合理增加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支持,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授信中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也不得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收费行为,不得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不合理费用。此外,商业银行还应当向社会公开开设企业账户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办理时限。
三、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 违法干预应当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事项;
- 制定或者实施政策措施不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
- 违反法定权限、条件、程序对市场主体的财产和企业经营者个人财产实施查封、冻结和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
- 在法律、法规规定之外要求市场主体提供财力、物力或者人力;
- 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或者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
- 违法设立或者在目录清单之外执行政府性基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保证金;
- 不履行向市场主体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以及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或者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
- 变相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继续实施或者变相实施已取消的行政许可,或者转由行业协会商会或者其他组织实施已取消的行政许可;
- 为市场主体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或者违法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
- 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时,不按照规定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 其他不履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或者损害营商环境的情形。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违规向服务对象收取不合理费用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责任的追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
开放式基金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的相关内容。开放式基金的基金份额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申购或赎回。基金管理人作为专业理财机构,可委托商业银行等机构办理相关业务。基金份额登记涉及因基金份额变动导致的持有人及数额变更登记,以及基金分红导致的权益变更登记
-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包括政策性剥离和商业性剥离。政策性剥离涉及国有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清算,具有政府指令性划转国有资产性质;商业性剥离则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及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文章提出了处理方法,包括将贷款转为
-
银行承兑汇票的遗失风险与法律纠纷
银行承兑汇票在托收投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遗失风险及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讨论了两种遗失情况:邮寄过程中的遗失和在签收环节遗失。商业银行委托收款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邮政部门对信函内容不承担责任,银行间缺乏必要的交接手续,导致托收行在票据遗失时面临损失风险。
-
商业银行接管期限的延期问题
商业银行接管期限的延期问题。文章指出,在特定情况下,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接管延期的情况。对此,文章分析了延期接管对银行自身以及整个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应对接管期限延期的问题,包括采取积极措施应对风
-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
骗取购房贷款罪怎么判
-
二套房可以降低贷款利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