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 > 属于高考作弊的几种情形

属于高考作弊的几种情形

时间:2024-08-06 浏览:7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386
现实生活中高考依然是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主要方式,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因此高考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参加高考却作弊了,下面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属于高考作弊的几种情形。

高考作弊行为的几种情形

第1条:携带作弊电子设备

如果一名考生在进入考场时携带了作弊的电子设备,并在其中储存了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材料,这种行为将被认定为作弊。

第2条:抄袭或协助抄袭

在考场上,如果考生被发现抄袭其他考生的卷子,或者帮助他人抄袭,这两种行为也属于高考作弊。

第3条:抢夺、窃取他人试卷或胁迫他人帮助作弊

如果一名考生在考场上抢夺他人的卷子并抄袭,甚至通过威胁等手段强迫他人帮助自己作弊,这种行为是典型的高考作弊行为。尽管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较少见,大多数考生还是没有如此大胆。

第4条:携带具有发送接收装置功能的作弊设备

如果一名考生携带了具有发送接收装置功能的作弊设备,并通过传送信息来进行作弊,一旦被查处,也属于作弊。虽然这种作弊设备与第1条中的设备功能不同,但目的相同,因此处理结果也相同。

第5条:冒名考试

有些考生自己的考试成绩一般,因此伪造相应的信息和证件,由他人冒名帮助自己考试。无论是冒名者还是本人,这种行为都被视为作弊,都将受到相应处理。

第6条:销毁考试材料

如果考生在考场上故意销毁试卷或答题纸,这种行为属于毁坏证据,同样被认定为作弊。当然,如果考生无意中使试卷受到损坏,则不属于作弊。

第7条:考生信息填写不一致

如果答题者明明是张三,但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的是李四的姓名和考号,这种混淆行为也属于高考作弊。通常情况下,考生不可能把自己的姓名和考号都填错,一旦出现此类行为,有可能涉及冒名顶替。

第8条:传递小抄

考生在考场上通过小抄传递答案,或者将草稿纸、答题卡等进行传递和交换,以此来实现作弊的行为同样是不被允许的。

第9条:其他作弊行为

这一条是对其他不合法、不规范、不正当手段实施的作弊行为的兜底条款。只要考生通过这些手段获得了考试成绩,都将被视为高考作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执法主体分为法定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法定机关委托行政机关三类。国务院或省级政府可决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权,但人身自由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部分大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授予城管立法权,但并非所有城管都具有执法权。地方政府的

  • 高考冒名顶替相关法律责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考冒名顶替的,是属于考试作弊的行为,各科成绩无效,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

  • 高考集体作弊如何处理

    考生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涉及刑事犯罪的交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高考作弊禁考几年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考作弊的,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高考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

  • 属于高考作弊的几种情形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辩护词
  • 作弊入刑有哪几种考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