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议机关办理复议案件主要有哪些步骤
时间:2024-03-1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复议法》第23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口起十日内,提出书而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申请人、第三人可以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复议机关不得拒绝。”
复议案件的办理过程
1.发送申请书
根据规定,复议机关在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应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给被申请人。发送复议申请书副本的目的是让被申请人了解申请人的要求和依据,以便准备相关行政行为的证据材料和书面答复。为确保复议的效率和质量,复议机关应在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发送复议申请书副本,这里所说的七日是指发出时间而非到达时间。
2.被申请人答辩
被申请人在复议过程中有义务向复议机关提交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关材料、证据和依据,并提出答辩书。这是被申请人接受复议机关监督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被申请人应完成以下工作:(1) 提交有关材料或证据,即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而非事后补充的证据。这些材料或证据通常包括书面材料,标明具体行政行为形式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以及以文字、符号、物品形式表现的事实根据、证词、鉴定结论、检验勘查笔录等。(2) 提交答辩书,即针对申请人提出的复议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回答或反驳,并将该法律文书提交给复议机关。提交答辩书的时间应在法定期限内,即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或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十日内。
3.申请人阅卷
申请人有权查阅被申请人提出的书面答复,以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情况外,复议机关不得拒绝。申请人在阅卷后,如果根据所了解的新情况还想提出补充申请材料和意见,复议机关应予以接受。
4.行政复议机关审查
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在法定期限内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并经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集体讨论通过后,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并制作复议决定书,加盖复议机关印章。
5.送达行政复议决定书
一旦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条件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先予执行的条件。首先,当事人提出申请且需求紧急;其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明确,且对未来判决有预期;最后,被申请人必须具备履行能力。申请过程包括递交申请书,经法院审查后裁定是否先予执行。对裁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但执行不因此停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的相关规定。利害关系人因紧急情况可在诉前申请保全措施,法院需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执行。若当事人对保全裁定不服,可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法院申请复议,法院将在十日内审查并处理。若裁定正确则驳回
-
一、财产保全裁定的复议程序
财产保全裁定的复议程序,包括复议申请的处理、复议决定的处理以及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文章还涉及财产保全案外人的异议处理,讨论了关于财产保全过程中异议处理的法律规定及不同观点。
-
自由选择制度
行政管理相对人在面对行政争议时的自由选择制度和复议前置制度。前者允许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但选定复议后不能再申请诉讼;后者则规定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提起诉讼,且需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行政复议程序
-
或裁或审制度
-
对赔偿委员会决定不服,复议的流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