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实施 > 许可证件造假该如何处罚

许可证件造假该如何处罚

时间:2023-10-27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110
现在技术的发展什么样的诈骗手段都有,这其中不少人会选择造假许可证进行诈骗活动。那么,许可证件造假该如何处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许可证件造假的法律处罚

一、许可证件造假的定性

许可证件造假属于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方面实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从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

二、许可证件造假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2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1. 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
  2. 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
  3. 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入场券或者其他有价票证、凭证;
  4. 伪造、变造船舶户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户牌,或者涂改船舶发动机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

  1.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立案标准

一、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

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二十七条,伪造、变造商检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构成犯罪的,将按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七条,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将被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证件,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罚款。若伪造、倒卖特许猎捕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按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外贸易法的规定

根据《对外贸易法》第三十九条,伪造、变造进出口原产地证明、进出口许可证,将按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买卖进出口原产地证明、进口许可证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进出口原产地证明、进出口许可证,将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将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或者对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四、森林法的规定

根据《森林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伪造林木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证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核出口制条例的规定

根据《核出口制条例》第十八条,伪造、变造、买卖核出口许可证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 行政许可的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行政许可设定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指出行政许可的设定受到社会发展阶段、地域性和特定背景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差异性。文章阐述了随着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行政许可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同时,行政许可的设定也涉及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区的

  • 违章建筑强拆的程序

    违章建筑的强拆程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于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的违章建筑,有权责令停止建设并自行拆除或组织强拆。违建者如不能采取改正措施,将被责令限期拆除。同时,乡村规划区和临时建设违章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客观方面,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而行政事实行为还包括与行使职权相关的行为,如暴力侵权。法律效果上,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行政事实行为则是非法律行为,不影响法律效果。主观方面,具

  •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
  • 怎么判定虚假宣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